罗阳把g42的照片和坦克的两张图纸放在桌上。
金发妇女认真对着每张图纸开始拍照。
拍完后,她浅浅地一笑,退出了房间,关上了房门。
“罗先生,您原来在哪里读书?”金发女人离开后,里特尔问道。
“我在南洋读的书。”罗阳只能瞎诌。
如果对方实在追问,自己只好提一所古董大学应付。
不过,里特尔换了个话题继续问:
“我能问一下,罗先生为什么需要炼钢工艺吗?还有这么多武器?”
这时候罗阳身边的胡卫国开始回答,他把罗阳在晋省抗战的事迹说了一遍。
“我想起来了,前段时间报纸上报道的泰源战役,就是你们打的?”
“是的,里特尔先生。”胡卫国回。
“打得很不错,看来东方的军事领域不缺乏年轻的将领。”
“大胆突进,夺取制空权,快打快撤!”
“那么我还有个问题,请问你们现在属于哪个派别,还是民间抗战?”
里特尔又问。
“我们属于民间抗战。”
“我明白了,因为我国和小日子的关系,我必须问清楚,请两位理解。”
六点多,天色己经擦黑,里特尔亲自送俩人出门。
分开的时候,里特尔说:
“罗先生,长官回复后,我会及时联系你们。”
“不过你们也要适当的降低条件,争取可以谈成这次合作。”
胡卫国给里特尔留下了杜思玉的电话,方便互相联系。
他们初到沪市,
第127章耐心与谈判
只能通过杜思玉来中转。
俩人出了领事馆,走到昏暗的街道上,这时候一个年轻人拉着黄包车靠近了他们。
“先生要坐黄包车伐?”
胡卫国说出了地址,问清了价钱,才拉着罗阳一起上车。
他在沪市住了几个月,对沪市的了解超过了团长。
“这个里特尔真是抠啊,也不说请我们吃个晚饭。”
夜色下的沪市灯红酒绿,黄包车里坐着的两位肚子都空着。
“罗大哥不要介意,老外就是这样,尤其是德意志人,他们是死脑筋。”
“他们谈事就谈事,吃饭是朋友之间的举动。”
胡卫国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