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逃难途中
五月十五号。
平阳城外向南。
坑洼的土路上,走过来两个人。
走近了看,应该是三个人。
一个扎着毛巾的妇女,背着一个西五岁的小女孩。
另外一个十二三岁的半大小子,穿着一身粗布,走在妇女身边。
他身上背着一个大的蓝布包袱。
“娘,我来背妹妹吧,您歇会。”
半大小子朝妇女说道。
妇女没理会他,背着小女孩一个劲往前走。
这娘三是平阳城北焦家庄村人氏。
两个孩子的父亲参军去了,一走三年,杳无音信。
母亲韩春霞带着两个孩子在村里种地。
家里还有孩子爷爷帮衬着干活。
小鬼子来了后,不光粮赋交的高,冬天还要去给鬼子修炮楼,挖工事。
孩子爷爷去年冬天在工地上累生病。
用板车拖回家半个月,人就没了。
1939年春天开始,大扫荡又开始。
大批从南方回归的师团,需要军需物资,粮草供应。
鬼子的司令部制定了大扫荡战略。
首先是保障自己部队的供应。
焦庄村的春播种子也被鬼子抢走,种地的牲口也被拉走劳军。
韩春霞一看,在庄里再住下去三个人都要饿死。
不得己连夜带着两个孩子,朝南方走。
希望能到大后方,打听到孩子父亲的部队。
靠着孩子父亲部队旁边生活,给两个娃找个落脚点。
这一家人才走了一天,小闺女王书翠就走不动了。
妈妈只能背着她,希望今晚能穿过岗南村,到前面的破庙里过夜。
此时的岗南村里,刚结束了一场大屠杀。
鬼子因为没搜到足够的粮食,把岗南整个村都屠了。
村口的老井边,鬼子小队两两一组,把村民的尸体抬到了水井边上。
水井边上有个菜园。
抬来的尸体太多,后来的鬼子,把尸体摞在菜地里。
这片菜地原来种的是片白萝卜,此时萝卜上染着深红的血迹。
两头鬼子兵,抬起尸体,一具一具往井里扔。
尸体扔完的地方,腾出来的菜地下面,地面上都是一寸厚的血土混合层。
有的死尸抬走后,地上留下完整的血状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