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五号下午。
武圣山脚下的大武村接待处,来了一行三人,他们身后还带着一个排的私人卫兵。
来人是英吉利驻津门的参赞巴伦先生,以及他的秘书巴莱克,他们还随身带了一个中文翻译。
他们到达保德县外围时,驻防部队就向武圣山汇报。
胡卫国团长带着小石头接待了巴伦先生一行。
“胡团长,久仰大名。”
巴伦说道,同时他用好奇的目光看向胡团长身后的小石头,这种组合,他在华夏外交场合从来没见过。
秘书巴莱克在出发前做过功课,他们认识接待的胡卫国团长。
这位团长的照片在世界各国报纸上都刊登过,是他主持了泰源停战协定的签署。
胡团长出身德意志军校,又能代表华夏军人接受鬼子的投降,己经被人们当作楷模。
“巴伦先生好。”
胡卫国轻轻握了下来访几位的手。
巴伦还是忍不住好奇指着小石头问道:
“这位是?”
“哦,这是我的警卫员。”
胡卫国随口带过。
旅长现在做什么事情,都愿意带着这几个少年。
少年们都在长大,将来是他们的天下。
对外谈判,见见世面,旅长一首在尽心培养这些少年。
秘书巴莱克眯缝着眼睛,仔细看了看小石头,他印象当中,这个少年也在受降仪式现场出现过。
武圣山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吗?秘书巴莱克心里打起了问号。
巴伦看见是胡卫国来接待他,也就把翻译打发出了房间。
“胡团长,我们这趟来,是为了雷达技术而来。”
巴伦开门见山。
“你们华夏现在差不多快亡国了,你们需要我们日不落帝国的支持,尤其是在外交层面”
老练的巴伦开始画饼,他说了半天就是强调日不落帝国的枝繁叶茂,根基深厚。
言下之意就是为了免费拿到雷达技术。
胡卫国忍住耐心听他画了半天饼,不得不出言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