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意识到,华夏出现了强悍的对手。
自己不能依照以前剿匪的思路,所谓关东军大军一到,敌人就望风而逃的场面。
用气势来逼人,对于强者,没有多大用处。
三月西月五月,三个月,重装旅又多次派出小股部队,由当地游击队配合,多次袭扰察哈尔热河公路沿线据点,碉堡。
这期间没有发生大的战斗。
最终热河部队渐渐龟缩到城市里,不再争夺乡村的控制权。
战场上的双方,渐渐达成一种平衡。
只要不去进攻大城市,鬼子也不会和你玩命。
——
对于武圣山来说,他们意识到,察哈尔和热河地区的游击队等抵抗力量还比较薄弱。
需要时间扩充队伍,扩大地盘。
没有当地游击队提供的情报,大军立马开到新的地区作战,是不现实的。
进军东北,需要一个稳定的跳板。
热河地区的根据地需要时间建设。
当然,这和重装旅自身武器研发也有很大关系。
多管火箭炮不能大规模列装,进入东北大平原地带,和众多师团对攻,就没有绝对把握。
西月份,通过主力一团和二团的介绍,武圣山向红党总部交付了三千支八一式步枪。
这批步枪是为了保卫总部安全,交给边区部队使用。
本来八一式步枪就是前辈研发出来的,提前交付一些,罗阳觉得是应该的。
与八一步枪一起,武圣山又赠送了一批日式迫击炮,轻重机枪,掷弹筒等武器。
日式武器,重装旅越来越少用,放在库房浪费,不如交给前线的将士。
作为回报,红党总部也提供了大批量的石油制品回赠给武圣山。
双方协商好,以后长期从总部购买石油制品,包括柴油,航空用油等。
这也为重装旅进军东北途中,解决了能源需求。
以前的柴油,航油几乎都靠从鬼子那里缴获,不稳定不长久。
“旅长,真要离开武圣山,还有点舍不得呢。”
萧团长和旅长一前一后走在武圣山的山道上时说。
此时的武圣山己经变成了大型军营,白天都是训练声。
山脚下是装甲团在训练。
航空小队的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新的学员在熟悉飞机操作。
萧团长看看山下,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