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败的土地庙无法久居。稀薄的粥棚救济只能吊命,无法支撑五人恢复体力和应对即将到来的严冬。刘辩(刘彦)深知,必须在斥丘县这冀州魏郡的边缘之地,尽快找到立足点和生存之道。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掌握足够的信息——关于天下大势、本地详情以及潜在的机遇。
黎明时分,斥丘县那不算高大的土城墙在晨雾中显露出轮廓。城门口已排起了长队,有挑着柴草的农夫,推着独轮车的小贩,以及更多像他们一样、眼神茫然的流民。守城的兵丁比乡邑的更加精悍,盘查也严格得多,不仅看路引文书,还会搜检货物,甚至对年轻女子多看几眼。
“分开行动,目标明确,午时在土地庙汇合!”刘辩低声部署,将团队有限的资源做了分配:
1。**鲁大(鲁达):**目标-铁匠铺、工匠区。
*携带物品:他那把精心保养、明显优于普通农具的斧头(展示手艺的敲门砖),以及最后几枚铜钱(应急)。
*任务:深入观察本地铁器水平(冶炼、锻造技术),打探工匠行会或私人作坊的雇佣情况、工钱、规矩。留意是否有废弃工坊或需要修缮的大型器具(如水车、磨坊)。
*伪装身份:流落至此的匠户,寻找活计。
2。**郑禹:**目标-茶寮、酒肆、告示墙、衙门口。
*携带物品:几片竹简和削尖的炭笔(记录),一点盐(必要时换取消息)。
*任务:竖起耳朵听!茶寮酒肆是流言集散地,重点听:
*天下大势(袁曹关系?公孙瓒动向?朝廷(献帝)消息?)。
*本地豪强(谁家势大?谁家缺人手?谁名声好坏?)。
*官府动向(新法令?徭役安排?通缉令?)。
*留意衙门口告示(正式政令、悬赏、求贤?)。
*伪装身份:识点字的落魄书生,关心时局。
3。**唐婉(刘婉):**目标-布店、杂货铺、妇人聚集的水井河边。
*携带物品:一小块硝石(仅存,“奇货”),几根漂亮的野鸡翎毛(路上捡的,或可交换)。
*任务:
*了解物价(尤其是布匹、粮食、盐)。
*打听本地有哪些大户人家?是否雇佣洗衣、缝补、厨娘等短工?(女性视角的信息渠道)。
*留意妇人闲聊中的“小道消息”(哪家老爷仁慈?哪家少爷纨绔?最近有什么新鲜事?)。
*谨慎试探是否有“神仙托梦”、“奇人异事”之类的传闻(为未来展示“奇技”铺垫)。
*伪装身份:逃难人家的女儿,想找点针线活补贴家用。
4。**老黄(黄忠):**目标-流民聚集区、粥棚附近。
*任务:继续深化“赵大郎亲戚”的谎言,装作焦急寻亲。重点打探:
*斥丘县及周边有哪些村落相对富裕、荒地较多或急需劳力?
*有无小寺庙、道观或废弃庄园可能暂时收容流民?
*本地人对流民的态度?哪些地方排斥,哪些地方相对宽容?
*留意是否有小股商队招护卫或脚夫?
5。**刘辩(刘彦):**目标-市场核心区、粮行、牲畜交易点、书店(如有)。
*携带物品:地图残片(谨慎隐藏),敏锐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