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穿越成少帝 > 第134章 墨家归心机关百工(第1页)

第134章 墨家归心机关百工(第1页)

试验船成功下水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了兴元城,甚至传到了数百里外的辽西山区。

这日清晨,城门口的卫兵匆匆来报:“大人,城外有一群自称‘墨者’的人求见,说要拜见‘懂格物之术’的赵都尉。”

赵宸正在格物工坊检查新造的水力锻锤,闻言动作一顿:“墨者?带他们进来。”

半个时辰后,十几个身着粗布短褐、腰佩短刃的汉子走进工坊。为首的是个年约五旬的老者,面容清癯,手指关节粗大,眼神却锐利如鹰,腰间挂着一枚刻着“矩”字的铜佩——这是墨家弟子的信物。

“在下墨翟后人,墨离。”老者拱手行礼,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傲气,“闻兴元城有奇人,能造连弩,能制惊雷,更能造逆风而行之船,特来一观。”

赵宸心中微动。墨家自战国后便逐渐衰落,没想到在辽东竟还有传人。他笑道:“墨先生客气了,不过是些糊口的小技,谈不上‘奇’。”

“小技?”墨离身后一个年轻弟子忍不住开口,指着墙角的连弩,“此弩能连发十矢,却无墨家‘连弩车’的复杂机括,敢问是何原理?”

赵宸拿起连弩,拆解开来,露出内部的“棘轮”和“弹簧片”(用弹性钢片制成):“靠的是这两个部件。棘轮储能,弹簧片复位,无需人力反复上弦——这是‘势能转化’的道理,比纯机械的连弩车更省力,也更易维护。”

他随手拿起一根钢片,弯成弧形再松开,“啪”地弹回原状:“关键在这钢片的材质,我们改良了冶铁法,能炼出这种‘弹性钢’,你们看……”

墨离的目光落在钢片上,瞳孔微微收缩。他识货,这钢片的弹性远超寻常铁器,绝非传统锻打能成。

“再看这个。”赵宸又拿起一枚震天雷的外壳,“这是‘球墨铸铁’,内部有预制的纹路,爆炸时能按预定方向裂开,产生更多破片——靠的是控制铁水冷却时的碳分布,不是蛮力。”

他一边说,一边用木炭在地上画出简单的分子结构示意图(虽然粗糙,但能表达意思):“铁里面的‘碳’像沙子,分布均匀,就结实;分布不对,就脆。我们能算出该加多少碳,什么时候加。”

这番话,彻底超出了墨家弟子的认知。他们懂机关、懂杠杆,却从未想过能“算”出铁器的好坏。

墨离沉默半晌,忽然道:“老夫带了件小东西,想向赵大人请教。”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巴掌大的木鸟,上弦后放在桌上,竟能扑腾着翅膀飞出去丈许远——这是墨家着名的“木鸢”。

“此鸟能飞,靠的是机关转动,模仿鸟翼。”墨离盯着赵宸,“敢问赵大人,能否让它飞得更远?”

赵宸拿起木鸢,仔细观察其翅膀的角度和机关的结构,笑道:“能。但不是靠机关,是靠‘空气动力学’。”

他让人取来薄竹片和绢布,当场修改木鸢的翅膀:将原本平直的翅膀改成上凸下平的弧形,尾翼也调整成倾斜角度。

“这样,空气流过翅膀时,上方流速快,压强小;下方流速慢,压强大,就会产生向上的升力。”赵宸上弦后放飞,改良后的木鸢竟飞出了三丈多远,还能略微转弯。

墨家弟子们目瞪口呆。墨离上前拿起木鸢,反复摩挲着弧形翅膀,忽然长叹一声:“原来如此……老夫钻研木鸢三十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赵大人的‘格物之理’,竟能道破天机!”

他这一声感叹,终于放下了所有傲气。

赵宸顺势道:“墨先生过奖。墨家的机关术博大精深,格物之理也需实践验证。我听闻,公孙瓒覆灭后,不少墨家弟子流落在外,无以为家。兴元城虽小,却愿为天下工匠提供一席之地。”

他指向工坊外一片正在兴建的建筑群:“我打算在此设立‘格物院’,专门研究天地万物之理,改良器械,造福百姓。若墨先生与诸位肯留下,格物院的‘机关部’便由您主持,所有研究资源,任凭调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