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隔壁种田去 第502章 > 第591章 刘海中想起来追账了(第1页)

第591章 刘海中想起来追账了(第1页)

刘光天是60年12月下乡,只是一直在隔壁花园子里,所以大家都选择性忽略了这个事情;

刘光福是去年3月就跟着刘光天一起去了新村,在那边正乐不思蜀呢,住的地方大,每天干活其实也没那么累,最主要的是新村吃的比家里好多了!

自己赚工分自己花,每月还能跟着二哥回四九城,拿着新村的土特产在以前同学面前装装哔。

我是上山下乡了,但我每个月都能进城,等于算是在郊区上班了。

我有工服,冬天有狼皮袄子狼头帽!

我还学会了开大卡车,也是村里车队司机之一!

我自己单独住一层,不用跟家里人挤!

我哥说了,等过两年攒点钱,我也可以建上下3层半带院子的青砖水泥大瓦房!

看到了吧,腊肉,糖,坚果水果,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但我每个月的工分可以自己换!

能不装哔吗?虽说是没钱,但他现在这待遇,在他那些没有找到工作,准备上山下乡的同学面前那是一等一的好!

甚至比一些找到工作的同学待遇都要好上不少,不说其他的,村子里的伙食补贴,一荤一素一毛五,城里几个厂子现在可以做到这样?

再说了,现在那个年轻人家里不是两个三兄弟姐妹的,住的地方都挤,刘光福现在一个人能住一整层啊!70平啊!

更不是会开大卡车,不管到那个厂子里那都直接就是车队司机,妥妥的高薪啊!

而且现在有那种传言,要想学的会,先跟师傅睡……

本来的意思是师傅睡床徒弟睡地铺,得鞍前马后的伺候着,学徒要想出师,晚上给师傅铺床,半夜师傅渴了要端茶,早晨要叠被,倒夜壶……

但现在意思都被曲解了,不过刘光福的师傅是他二哥?

那就没事了。

同学们对于刘光福,那是羡慕嫉妒恨啊!

有好几个跟他关系还可以,以及跟他眉来眼去的女同学,问能不能把他们也安排去新村,也动了“自愿”上山下乡的念头。

刘光福直接来一句,得回去问问,这事儿他做不了主。他心里是有数的,装哔归装哔,但他知道谁才是大小王,他今儿个敢答应,回去不消村长动手,二哥就会废了他。

这么一问,就拖到了68年底,大家伙都得统一安排,然后这个时候再找刘光福,也没用了。

光天光福两人加起来,一共117个月,总计585块!

易中海都快疯了啊!

本想赖账,因为给两家孩子补贴的事情,是他们仨私下说的,没有写在倡议书上。但阎埠贵没占到便宜,就伙同刘海中一起去搞易中海。

你易中海不好过,我阎埠贵心里就舒服了。

他准备直接把给俩家上山下乡孩子补贴5块钱的事情给说出去,这事儿要是传出去,那他易中海就真没法做人了!

最近这么多家孩子要上山下乡呢!

都来找他易中海要钱,就算把他房子卖了工位卖了,他也付不起这个钱啊!

刘海中无所谓,反正他从来没见过这个补贴,以前给忘了。而且他家俩孩子都是“自愿”下乡,所以你易中海给与不给对他刘海中来说,有的话更好,没的话也没啥损失。最差也就是把这事儿爆出去看看老易的笑话,出出气呗。

易中海心里那个恨啊,早知道答应了阎埠贵,少给一点把他嘴给闭上就行,但哪儿知道被路过的刘海中给听见了。

最后,易中海含泪给刘海中600,阎埠贵15,从此补贴的事儿作废了!以后再也不提了!

刘海中自然是很乐意的,今天白拿600块,老易大出血,他当然心里舒服了。

阎埠贵再怎么不乐意,但因为孩子是强制下乡的不是自愿,老易白给了一个月的补贴15块,也不算亏。

于是,补贴的事情到此为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