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隔壁种田去 第502章 > 第603章 农科院下放分子被平反分院建立(第1页)

第603章 农科院下放分子被平反分院建立(第1页)

“不去——”

“不回——”

“不谈zz——”

“我只想种土豆!”

农科院那边来人了,因为连续几年土豆丰收不断增产,加上崔书记连续几年往上报。

不管上头再怎么不重视,或者再怎么压着,但崔村公社交的统购粮一年比一年多,这是事实,不可能视而不见。

后来实在压不住了,因为隔壁兴寿公社,小汤山公社都想种这种土豆,但是四九城农科院没有这种良种啊!

看着崔村公社丰收发财他们那个急啊,我们交完公粮和统购粮以后,社员们都吃不饱,还倒欠公社粮食。

你们倒好,有多的不拿来支援兄弟单位,还多交统购粮卖给国家,有多的还定点卖给四九城里的轧钢厂?

于是这个事儿就被捅了上去。

农技指导小组,农科院现任领导层,都压不住这个事儿了。

上面有工作组下来,重新检测产量,有新村黑土鱼塘水的高产土豆,也有农科院下放分子那50亩普通高产土豆,以及公社每个大队种的土豆,随机抽查直接去地里挖做不了假,还有这几年崔村公社的交粮记录……

于是,当年高产种子的事情被重新审查,所以现在在位的农科院领导被拿了下来好几个,少的判了20年,多的直接枪毙。

因为海子里有人发话了,严查,彻查!一个都不能放过!

这些高产土豆要是早一点普及的话,那三年也好,还北边的债也好,都不至于是现在这个状况。

那些蛀虫都是人民的罪人,民族的罪人!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方平安这才明白,为什么当年亩产3000斤的事情上面没有重视起来,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太多了,有大风前期的影响,也有58年浮夸风的影响,反正只能说是——造化弄人啊。

不过他现在亩产3200斤的记录,因为黑土和鱼塘水的限制也无法复制,上面真正重视的是农科院下放分子培育的良种。69年夏收的时候,已经稳定增产到了亩产530斤,而68年全国薯类(土豆与红薯)平均亩产量才288斤!

所以,这中间的损失无法计量啊!

那些人是真的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说到这个大家心里也是一肚子气,本来62年的时候已经培育了两代,精耕细作的情况下可以干到亩产1200斤,普通种植条件下也可以达到550斤。结果一场运动过去,良种全没了,资料也全没了,核心研究人员还去世了好几位大拿,大家只能用现有极其简陋的科研条件从0做起。

要不是方村长昏迷四年又醒了过来,还能找来那么多名贵药材,以及新村整体搬迁下乡,并费尽心思保住他们……

后果不堪设想!

别说能不能研究出来了,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其他公社农场里的下放分子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可是知道的。

每年冬天死上几个,因为缺衣少食,劳作的时候受伤另加各种身体原因,意外死亡是很正常的。谁也没有义务养活他们,也没有那个胆量护着他们。

严格说起来,他们的平反,他们的命,都是方村长给的。

所以上面给他们平反了,并请他们回四九城的时候,农科院的这12名下放分子开了个会,包括那些家属小孩都在内。

回四九城……原单位补回这几年下放的工资,再给一部分补偿,有几人的工级以及行政级别要上调一下,最高的可以担任副所长,连带退回住房,有的还给调换成大房子……

可以说这条件已经很不错了。

但他们一琢磨,回去会不会再碰到这些破事儿?会不会有人插手摘桃子?或者又搞什么运动?

到时候方村长不在身边,真有事儿谁帮他们,谁护着他们?

大家伙是真的被搞怕了,因为损失是可以补回来,但去世的那些亲人,是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另外,小孩子回了四九城又如何?现在能上学吗?还会不会上山下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