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关于粮草这一个军事上最大的问题,在《明神宗实录》《筹辽硕画》及《全辽志》等史料之中,都有血泪记载。】
【萨尔浒这场决定大明与后金政权国运的战役,在运输粮草至辽东的过程当中,所产生,并对大明王朝造成的影响。】
【远比路途上的逃兵与减员,还有空吃军饷的影响,还要大上很多。】
【大明王朝,想要向辽东地区运输大量的粮草,以及战争器械与物资,远比向“西北哱拜拜之乱”,“朝鲜战争”,“西南播州杨应龙之乱”还要困难多得多。】
【大明向辽东地区,运输粮草,军械以及其它战争等,主要依靠海运与陆路结合的运输体系,进行运输。】
【但是,这两条大明的辽东军事生命线,皆被地理因素,与地方制度的层层腐败之下进行了锁死,也为大明制造出难以打破的困境。】
【之前有盘点过,大明皇帝的皇权,是华夏历史进程中,历朝历代最弱的一个朝代。】
【由其是“张居正的考成法”被废除,张居正被清算,地方权贵士族的权力与影响力,再次回到他们手中之后,他们也就变更加的肆无忌惮了。】
【如海运路线,主要是从山东登州与莱州两处港口出发,走海路到达,辽东旅顺港口,这无疑是最优的路线。】
【萨尔浒的战役爆发之后,以后世的角度回顾历史事件,这萨尔浒战役,无异是影响大明王朝国运与走向覆灭的一战。】
【然而,在当时的大明王朝各地方的人员来说,辽东地区发生的战事,也不过是此时大明王朝地内,众多地方发生动乱与造反的一处战事而已。】
【由其是,自己都处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中挣扎,除了自己的家中之事,谁还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由于山东水师与地方官吏的长期贪污腐败,以及“白莲教”事件的影响,此时的山东的海运路线,基本已经陷入半瘫痪的情况之中。】
【在《全辽志》记载,登州水师“船舰多朽坏,克扣粮饷,水手逃亡过半”,且“押运官私扣粮款,以次充好”】
【更致命的是,辽东冬季封冻期长达五个月,海运每年仅能通行半年。】
【此时已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想要依然海运路线,想要满足辽东全军粮草的持续需求,那是基本不可能的。】
【而陆路的困境,却又比海运路线更加艰难。】
【有人说,要是大明王朝,能够长期走海运路线,或许大明在萨尔浒的战役之中,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能走海运,没有人愿意走陆路。】
【因为,大明南北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通州”,是南方各地会通过运河运来的粮食与物资都会集中地。】
【大明的粮食军械等,基本都是在通州集中之后,再转运至大明京城或者是北方边镇。】
【而,从通州到山海关的陆路,是连接京师与辽东的关键通道,全程约七百里(350公里)。】
【这是大明京畿,连接辽东地区,最固定的路线,也是萨尔浒战役前明军向辽东运输粮草的核心陆路之一。】
【然而,这条路线效率极低,远远无法与海运路线相比,并且这七百里全程,都需征用大量的民夫与骡马。】
【在《明神宗实录》中记载,在这条陆路的运输线上,每石粮食的运输成本高达2至3两白银。】
【2至3两白银,已经相当于,当时大明普通农户半年的收入了。】
【然而,涌州至山海关,这一段路程,还是陆路最好走的一段路程。】
【从山海关至辽阳的直线距离,虽然只有四百里(200公里),但实际路线距离,也同样有着700多里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