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哥哥们追着宠我 > 第70章 苏振洋股市遇朱三(第1页)

第70章 苏振洋股市遇朱三(第1页)

老苏真是太享受这种久违的感觉了,以前跟陈玉环在一起,自己跟人家的差距不可相提并论。

陈玉环聪明、漂亮,家境很好,上世纪的留美高材生,回国不到五年就打造了科技王国——环洋科技公司,财富值“噌噌噌”地往上涨,陈玉环怎么可能做温柔听话的小女人?

当遇到瞿红,才发现原来女人可以这么温柔,这么依恋男人,自己终于做回了大老爷的派头。所以,在与瞿红的交往中,苏振洋才真正觉得自己是个大老爷们,就这样,瞿红把老苏的心完完全全融化了。

这待遇没持续多久,瞿红和苏晓曼就开始要求他去催促苏箬箬搬离苏家老宅。

苏家老宅是当年陈玉环还在的时候买下来的一套中式别墅。装修很简单,地面铺的全是青砖,客厅了摆放的几件红木家具,是专门请匠人打造的,显得既低调,又奢华。

特别是餐桌和椅子上面的雕花非常讲究,不是现在的机械化生产可以做出来的。

苏振洋嘴上虽然答应着,其实并没有什么行动。他心里知道,自己真流落街头了,箬箬也不会坐视不管。不想管的是那娘儿俩,所以她们才心虚,又知道那孩子心善,才想着让自己去找箬箬,给箬箬压力。

我为了瞿红娘儿俩,把公司差点儿整没了,还欠了那么多外债。已经那么对不起她了,如果自己再去逼她从苏家老宅搬走,那我还是人吗?

想到这里,老苏打定主意,非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再去影响箬箬,这孩子吃了那么多苦,让她好好喘喘也好。

这一天,老苏吃过早饭,一个人无所事事地往外走去,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海都市第一证券交易所,见门口围了那么多人,便进去看了看。一边看,一边和一旁的人攀谈了起来。

远远地,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一直朝着苏振洋这边张望。过了一会儿。那人竟然往苏振洋这边走过来,惊讶地道:“哟!这不是苏总吗?怎么?现在开始关注股市了?”

苏振洋见有人居然还记得自己,老怀突然很安慰,陪笑道:“路过,路过,只是来看一看。你是?”

“苏总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我是曾经给环洋科技公司提供过零配件的朱三。”

苏振洋想起来了,那个朱三当时生意快要做不下去了,求着自己买他们的货,可那时给公司供货的是瞿红的表弟,怎么可能换供货商呢?

朱三揶揄道:“怎么?您的公司没做了?”

苏振洋有些挂不住,道:“现在交由大女儿在做。”

说着,就要往交易所外面走。

“哎!苏总别走啊!再看看,再看看!”

苏振洋怎么能再看呢?赶紧脚底下抹油般,飞快地走了。

朱三是来自一个偏远小县城,原名叫朱家平,在家排行老三,所以大家都叫他朱三,又因为历史上有个朱三太子,所以也有人戏称他为太子。

朱三从小学习克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专生,毕业分配到了一家省属企业,生产小型的机械配件。在父母和乡邻们的眼里,朱三从此以后在城里有工作了,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回到家满是恭维和夸奖的话,让他很受用。每次听到这些话的时候,父母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全是笑容。

工作第一个月,朱三拿了满额的工资133元,第一次回报父母,给老人拿了80元,自己买了一个月食堂饭卡花了25元,馀下的28元就要支撑到下个月发工资。朱三心里想的是,反正下个月就有工资领,先紧着这28元对付着用吧。

从第二个月开始,厂里就开始发不出工资了。朱三有些扛不住,那28元钱早在一星期前就花光了,眼巴巴地等着这个月的工资,哪知道厂里发不出来钱。

听厂里的工友说,其实上个月的工资就拖欠了一个星期,考虑到那些刚到厂里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技校毕业生,需要添置一些生活必须品,所以紧着钱先给他们发了。这个月厂里实在拿不出钱来,只能等厂里积压的产品销售出去,才有钱给大家发工资。

好在过了差不多10天左右,工资还是发放了。但厂里明确说了,这个月虽晚了几天,还是足额发放,下个月开始,工资就只能暂发7o的工资了。

朱三不敢把工资的大部分拿回家了,所以对家里充满了内疚。为了能让自己读书,哥哥姐姐早早地下地干活,减轻父母的负担,自己能留在城里工作,是一家人的脸面,是必须要回报家里的。

朱三还是给家里拿了30元钱回去,虽比第一个月少了许多,可在农村,这也算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了,30元钱在农村可以办不少事情。朱三把这个钱给家里的时候,喉结反复地突突,一直说厂里效益不好了,工资发不出来,等以后厂里好起来了会给家里多拿点儿。

还没等到把拖欠的工资拿到,厂里就宣布要破产清算了。大部分的工人下岗了,愿意留在厂里的只能领取每个月30元的过渡费。有门路的,懂技术的,能走的都走了。

朱三没有走,朱三觉得自己中专毕业,学历虽硬气但不高,没法跟大学生比。

自己虽有一定的技术,但工作时间太短,经验严重不足,技术也没怎么打磨过,

所以离开厂子,并不能保证自己能找到好的工作。

这家工厂毕竟是省属企业,是铁饭碗,如果自己还在厂里,说出去好听,父母哥姐也会觉得有面儿。

于是就想着先在厂里熬着吧。

朱三发现,厂里运营不下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厂里积压的产品卖不出去,又没钱革新技术,引不来好的设备和生产线,导致厂里形成恶性循环。

后来,厂里让大家竞聘销售,卖出去的产品,可以享受销售提成。如果销售成功的话,工资会比原来高出好几倍。朱三当仁不让,硬是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赢得了销售员的机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