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1949南征东南亚 > 第九十八章 建国前的准备(第3页)

第九十八章 建国前的准备(第3页)

不过想要得到土地,就需要听从政府的安排,移民到东印度的其他地区,不能留在当地。同时,举报成功的老百姓在通过政府的文化考核后,可以成为政府的公务人员。

复兴军的强制汉化和鼓励老百姓相互举报的政策。让占城和高棉在1953年2月到4月的两个月时间内,出现了各种举报,数量非常多,同时相互举报也导致占城和高棉的社会变得十分混乱,而被移民到暹罗北部地区的人也越来越多。

为了稳定高棉和占城两地的社会秩序,同时对高棉和占城的清洗不能放松。安南决定提前进行大规模移民,从澜沧、安南迁移大量安南人、澜沧人、一部分华人到占城和高棉两地。

在短短两个多月内,复兴军从安南和澜沧迁移了三百五十万人到占城和高棉两地,相应的占城和高棉也移民了大量的老百姓到安南和澜沧。

这些汉化过的新移民来到占城和高棉后,由政府进行安排,这些汉化新移民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和重要的城镇,并且获得几倍于他们老家的土地。

同时政府鼓励这些汉化新移民和当地老百姓结婚,每户联姻的家庭,政府都会有大量的奖励,包括钢铁制的农具、安南最新生产出来化肥、鹰酱的面粉以及耐用的布料。

原本十分混乱的占城和高棉在汉化移民和当地已经分到土地老百姓的帮助下,迅速稳定下来。

"移民到占城和高棉两地的汉化移民怎么样了?特别是汉化的安南人。"

李崇文想起南下移民的状况,汉化后的安南人和占城人

"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好,汉化后的安南人和占城人的区别已经很大了,安南人在南下的过程中表现的很忠诚、很英勇。"

参加复兴军民兵部队的安南人在占城和高棉的表现都很不错,他们积极配合复兴军对占城人的清洗和驱逐,并没有把占城人看做是自己的族人。

负责复兴军后勤的安南人和澜沧人,甚至会毫不畏惧的向占城和高棉的南同盟游击队发动进攻。

"知道具体的原因吗?"

"我们切割安南和占城才三年时间,这么快就分成两个民族了?"

李崇文没想到安南人会这么主动帮助复兴军,这有点匪夷所思了。

"长官,这些人都是主动报名的,相比于关心占城人和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民族,他们显然更关心的自己分到的土地。"

"另外,我们还发现一件事情,安南和占城的文化割裂比较严重,安南这边流行的是儒家文化,而占城那边流行的是佛教文化。"

李志文说道。

这些南下的的汉化安南人对复兴军非常忠诚。同时,他们对有着着肥沃土地的占城人都表示不满意。在没有复兴军监管的地方,他们并没有向当地的老百姓颁布复兴军的汉化政策,而是直接把拥有肥沃土地的占城人送上前往暹罗的火车,将他们的土地据为己有。

复兴军发现后,会将安南人据为己有的土地没收,进行重新分配,不过被送走的占城人,复兴军就没有把他们运回来,也没有怎么惩罚抢占土地的安南人。

复兴军的纵容,让安南人的行动是屡禁不止。在安南人的控制区内,安南人对占城人的粗暴管理,让占城的老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不过占城的老百姓却没有选择反抗,而是顺从安南人的管理。

在这期间,占城的老百姓在复兴军的诱导下,登上前往暹罗的火车,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复兴军已经向暹罗移民了两百多万的占城人,大多都是以男性。

"这样我就比较放心了!"

"高棉的境况怎么样了?"

只要安南人不把占城人看作同一个民族,李崇文就安心了,而高棉的民族主义才是重点。

至于安南人在占城的一些行为,只要复兴军在战后,为收到委屈的占城人做主,为他们申冤,处罚一些安南人就可以收获占城人的民心了。

"高棉的行动很顺利,没有任何问题!"

志文对高棉的顺从感到很意外,要知道高棉的民族主义比占城发展的要好,李志文觉得这可能和高棉在过去的几百年的历史有关。

李崇文看完高棉的报告后,觉得民族主义的影响明显比不过复兴军对旧社会中上层的清洗造成的影响,有的时候,阶级矛盾真的比民族矛盾要重要。

清洗旧社会和分土地的消息能够传到每一个农民的耳朵里,都得益于情报部门的渗透。

老百姓做好准备迎接复兴军的准备了,当地的老百姓明显把复兴军当做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

"国营商店在占城和高棉的情况呢?"

国营商店在高棉和占城的各个地方都成立相关商铺,复兴军从安南运来了大量食用盐、食用油、面粉、钢铁制的农具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对老百姓便宜出售,同时大规模收购老百姓的农产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