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和弓一样是发射箭矢,但是因为可以储存动能,所以大概只需要耗费弓三分之一的体力就可以发射一支箭。
更重要的是,弓一石以上没几个人能使用,但是弩可以轻松做到两石以上。
那为什么古代用弓多于弩呢,主要还是弩不易携带,且养护更加麻烦,制作成本也太高,和熟练弓手相比,发射速度更慢等等。
但是这些对杨毅统统不是问题,所以镇岳营的前期远程装备换成弩最合适。
当然,后期有了地盘后,在这边制造火铳才是最好的选择,射速不弱于弩,体力要求几乎没有,火药配方一次到位,钻孔有机床,可以直接跳到米涅步枪,这还是一款前装枪,技术要求低,注意的关键技术就是膛线。
这点对于杨毅来说很简单,有工业机床为何不用,如果真和某些小说中写的,为了形成代差,故意压科技树,那才是无脑行为。
从前膛枪到后膛枪,中间有三四次关键的技术技术过渡,但是,很多都是认知的差距,而不是技术的差距。
只有从无膛线到有膛线,这才是技术技术的一大步提升,加上米涅弹独特的构造,堪称后膛枪之前的巅峰之作,而且这种枪并不怕被学习,一个拉膛线,就足以难死正常的匠人。
就算真的做到了,纯手工之下,又能做几把,又有多少精度。
而这边只需要一台机床,一天钻几千根轻轻松松。而且这个枪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射程。
大虞也有火铳,但是明显没有普及,射程也就一般,百米外杀伤力全看运气,而且动不动就炸膛。
在射程接近弓弩,安全性还要更差的前提下,士兵们对于火铳恐惧大过喜欢。
米涅步枪因为有了膛线,米涅弹提高气密性后,射程翻了一倍不止,500米外还能保持一定的杀伤力。
二百米内精度更是有极大的保证。射程和精度的提高,才是这款终结所有前膛枪的最大的进步。
也是第一次火枪的有效射程超过弓箭,对的,你没有看错,到这里火枪才真正的超过了弓箭的射击距离。
正常一石弓射程能达到150米,百米内杀伤力很强,而前膛枪的射程虽然说能到200米左右,但是想让小小的弹丸有穿透人体的力量,基本上都要在一百米以内。
所以火枪在前期,对比弓箭之流并没有多大的优势,唯有火炮,震慑力却是很强,攻城更是好用,但是射程短又太重是缺点。
这点也容易解决,更换一些材质就可以。镇岳营的主要武器就是长枪了,长达两米多的枪杆,配上寒光闪闪的枪头,丝毫不用怀疑轻轻一戳就能把人捅穿。
在杨毅的计划里,用到长枪手的时候应该不会太多,但是却不能没有,在没有一支骑兵之前,枪兵是对骑兵最大的危胁。
至于说重步兵,很遗憾,这些人体力没有达标的,那些并不是随便找几个人吃几顿饱饭就能练成的,真的需要一些身体天赋。
要扛的住战马的冲击,就需要一定的重量,所以盔甲不能取巧,而且一个重步兵需要最少两三个辅兵,杨毅现在没有这么奢侈。
扯远了,言归正传。今天是军营一月一次的全军大比,主要是检验众人的学习成果,当然,主要是以团队配合为主,杨毅这里并不提倡个人武力。
不能说没有,也只能说是差不多就行,更注重的还是耐力、意志、以及服从力,这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