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琳闻言,不禁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摇着头说道:“其实我并非真的在意周武说些什么,只是如今朝堂之上各方势力之间存在着如此之大的分歧,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这些矛盾,恐怕将会对战事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啊……”
李风微微皱眉,双手抱胸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看向苏琳,缓缓开口道:“要不这样吧,咱们想个法子寻得一个合适的契机,鼓动那些拥护你的大臣们在朝堂之上多多发表言论,以此来凝聚众人之力,达成一致的看法和意见如何?”
苏琳轻点颔首,表示认同这个提议,接着回应道:“此计倒也可行。只不过当下最为紧迫之事,仍是需尽快同王猛将军详细商讨出完备的防守策略才行啊。”
就在二人交谈之际,只见一道倩影款款而来,定睛一看,原来是长公主刘萱。她面带微笑,但那笑意之中却隐约流露出些许落寞之意。
“苏丞相、李风,原来你们在此处呀。”刘萱轻声说道。
苏琳见是长公主驾到,赶忙上前施礼并询问道:“长公主殿下,不知您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刘萱轻轻叹息一声,然后解释道:“本宫听闻朝堂之上竟有人对你所做之决策产生疑虑乃至提出反对之声,故而特意赶来探望一番。苏丞相,你万不可因那些人的非议而乱了心神,本宫始终坚信你的能力和判断。”
听到这番话,苏琳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暖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承蒙长公主如此厚爱与信任,有您作为坚强后盾,微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这时,刘萱将视线转向一旁的李风,美眸之中快速闪过一抹难以捉摸的复杂神色,而后叮嘱道:“李风啊,你可得尽心尽力辅佐苏丞相,切不可让她过于操劳疲惫哟。”
李风闻言,急忙躬身应道:“长公主请放心,属下自当竭尽全力协助苏丞相处理各项事务,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刘萱微笑着与众人又交谈了片刻之后,便礼貌地拱手作揖,转身告辞离开了。望着刘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的婀娜背影,苏琳秀眉微蹙,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淡淡的忧虑:“长公主近来似乎有些不大对劲啊,不知你是否有所察觉?”
站在一旁的李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道:“嗯,我亦有同感。想来许是因那战事吃紧,局势严峻所致,令得她心生焦虑之情吧。”
然而,苏琳却轻轻摇了摇头,显然对这个解释并不完全信服:“此事恐怕没有这般简单。只是眼下咱们暂且也无从深究,还是莫要再为此烦心了。走吧,我们还是尽快赶去拜见王猛将军要紧。”说罢,她莲步轻移,朝着军营方向快步走去,李风见状,赶忙紧随其后。
不多时,二人便已抵达军营。此时,王猛正独自一人端坐在营帐之中,全神贯注地俯身于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前,仔细地研究着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的各种地形及敌我双方兵力分布情况。听到帐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王猛猛然抬头,望见来人正是苏琳与李风,他脸上立刻露出欣喜之色,连忙站起身来,大步流星地迎上前去:“哎呀呀!苏丞相,李公子,二位可算是到了。老夫在此等候多时啦!实不相瞒,老夫正绞尽脑汁地琢磨着如何加强这防御工事之事呢。”
苏琳迈着轻盈而沉稳的步伐,缓缓地走向那张巨大的地图。她微微俯身,目光如炬,仔细地审视着地图上的每一个细节和标记。过了片刻,她直起身来,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地方,转头对身旁的王将军说道:“王将军,依我之见,咱们完全可以在雁门关布下重兵。您瞧这儿,地势极其险要,两侧皆是陡峭的山峰,中间仅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可供通行。如此地形,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而且此处乃是匈奴进犯的必经之地,如果能在此处牢牢守住,定能给匈奴大军以沉重打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将军听闻此言,不禁眼前一亮,他凑上前去,顺着苏琳所指的方向看去,边看边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只见他双手抱胸,沉思片刻后说道:“苏丞相所言极是,此计甚妙!不过,若只是单纯防守,恐怕难以彻底击溃匈奴。不知苏丞相可有其他良策?”
苏琳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接着说道:“当然,除了在雁门关设防之外,我们还可派出一支奇兵。这支军队需行动迅速、隐秘,绕过匈奴大军的正面防线,迂回到他们的后方。然后,伺机对其补给线进行骚扰破坏,使其粮草供应不畅,军心大乱。这样一来,匈奴的进攻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甚至可能因此而自乱阵脚。”
王将军听完苏琳的这番话,脸上露出钦佩之色,赞道:“好主意!苏丞相,还是您想得周到啊。既有坚固的防线,又有出其不意的奇袭,此番布局堪称完美。末将这就前去安排相关事宜,确保计划能够顺利实施。”说罢,他向苏琳抱拳行礼,转身匆匆离去。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匈奴营地,气氛同样紧张而热烈。匈奴单于高坐于华丽的大帐之中,他那宽阔的脸庞上挂着一抹得意洋洋的笑容。只见他大手一挥,对着帐内众将领大声说道:“哼,那些愚蠢的汉人居然妄想通过与周边的小国结盟来阻挡本单于的铁骑。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此次出征,本单于定要一举踏平大汉,让他们尝尝我们匈奴勇士的厉害!到那时,整个中原都将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
帐内的匈奴将领们闻言纷纷振臂高呼,一时间,欢呼声、喊杀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军师在一旁满脸堆笑,阿谀奉承道:“单于您真是英明神武啊!不过呢,据探子回报,汉人在那雁门关可是部署了大量的精锐兵力,倘若咱们直接从正面发起强攻,恐怕会遭受重大的伤亡和损失啊。所以嘛。。。。。。”说着,军师鬼头鬼脑地凑近单于身旁,压低声音嘀嘀咕咕了好几句。
单于听完之后,先是微微一愣,紧接着便仰头开怀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妙啊,此计甚妙!就按照你说的去办。这一次,本单于定要让那些汉人尝尝我们匈奴铁骑的厉害,打他们个猝不及防!”
数日之后,浩浩荡荡的匈奴大军终于抵达了雁门关城下。只见那旌旗蔽日,刀枪林立,战马嘶鸣,气势汹汹。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响起,双方的激战正式拉开帷幕。匈奴的军队犹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铺天盖地地向着雁门关席卷而来,其喊杀之声响彻云霄,令人胆寒。
而此时,王猛正威风凛凛地站立在高高的城楼上,镇定自若地指挥着守城的士兵们英勇抵抗。他双目圆睁,紧盯着下方如狼似虎的匈奴敌军,口中高声喊道:“放箭!”话音未落,只听得弓弦声响成一片,无数支利箭如同疾风骤雨一般飞射而出,密密麻麻地朝着匈奴军队倾泻而去。刹那间,匈奴士兵中箭倒地者不计其数,但这些悍勇无畏的敌人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依旧前赴后继、奋不顾身地继续向前冲锋。
见此情形,王猛面不改色,再次果断地下达命令:“投石车,准备!”很快,一架架巨大的投石车被推至城墙边,装填完毕后的石块宛如一颗颗从天而降的陨石,带着呼啸风声狠狠地砸向匈奴军队。一时间,匈奴阵营里人仰马翻,哀嚎四起,原本凶猛凌厉的攻势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遏制。
然而,匈奴军队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其凌厉凶猛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雁门关所承受的防守压力也与日俱增、愈发沉重起来。眼看着雁门关的局势变得岌岌可危,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风所率领的那支奇兵犹如神兵天降般突然出现在匈奴后方。这支奇兵行动迅速而隐秘,趁着匈奴军队毫无防备之时,果断地对他们至关重要的补给线发起了迅猛的袭击。
匈奴军队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的后方会遭到如此突如其来的打击,一时间乱作一团。他们惊慌失措之下,只得匆忙分出一部分兵力掉头回援,以保护己方的补给线路安全。原本气势汹汹、锐不可当的匈奴军队因为这次意外的变故,整体的进攻节奏被打乱,士气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一直在密切关注战场形势变化的王猛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绝佳的战机,他深知此时正是反击的最佳时机。只见他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好机会,全体将士听令,随我一同出城出击!”随着王猛一声令下,城门大开,他亲自率领着大军如猛虎下山一般朝着匈奴军队冲杀过去。刹那间,喊杀声、兵器相交之声响彻云霄,整个战场仿佛变成了一片修罗地狱。鲜血四处飞溅,染红了脚下这片广袤的大地。
远在长安城中的苏琳,则满心焦虑地等待着来自前线的最新消息。自从战争爆发以来,她每天都会派出专人前往前方探听战况,并在心中默默地向上天祈祷,祈求汉军能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天,正当苏琳坐立不安的时候,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单膝跪地向她禀报:“苏丞相,前线刚刚传来捷报,王猛将军和李风公子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已经成功击退了匈奴的第一轮疯狂进攻!”听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苏琳心中不禁一阵狂喜。她连忙站起身来,激动地说道:“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快快传我的命令下去,犒赏三军将士。同时告诉所有将士们,一定要继续坚守阵地,乘胜追击,务必要将这些可恶的匈奴人彻底击退,还我边境安宁!”
然而,匈奴单于岂能善罢甘休?面对眼前的失利,他怒不可遏,瞪大双眼,死死盯着远方那片曾经令他铩羽而归的土地。他猛地一挥手,将手中的酒杯摔得粉碎,咆哮道:“传我命令,速速集结所有兵力,重整旗鼓,本单于定要报此血海深仇!”一时间,匈奴营帐内人仰马翻,士兵们匆忙奔走,重新调配兵力和装备,一场更为惨烈、惊心动魄的大战已然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