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石勒可不是一个愚笨之人,他心里非常清楚,此时此刻出城去与敌军正面交锋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此,他毅然决然地决定躲在城内,做起了“缩头乌龟”。
刘曜在城外苦苦等待了许久,却始终不见石勒出来迎战,心中的不耐烦逐渐被愤怒所取代。可是,尽管他心急如焚,却始终无法攻破坚固的城池。无奈之下,刘曜只好每天借酒消愁,以排解心中的烦闷。
终于有一天,刘曜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躁,决定亲自率领军队出城迎战。然而,由于他长期酗酒,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大不如前。在战场上,醉醺醺的刘曜完全失去了往日的英勇和果敢,他的指挥变得混乱无序,士兵们也因为主帅的失态而士气低落。
面对这样的刘曜,石勒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他果断地指挥军队发动攻击,一举将刘曜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全军覆没。刘曜本人也在混乱中被石勒的士兵俘虏。
即使到了如此狼狈的境地,刘曜仍然不肯示弱,他嘴硬地对石勒喊道:“你这羯奴,有本事就杀了我!”然而,石勒只是冷笑一声,回应道:“杀你?我可没那么傻。留着你在我这里,还能当个吉祥物呢!”
在与刘曜的激烈争斗中,石勒和柳苌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紧张起来。柳苌本是个心地善良之人,她见不得百姓因战争而受苦受难,所以常常苦口婆心地劝说石勒,希望他能尽量减少杀戮,以仁政治理天下。
然而,此时的石勒正处于权力争夺的关键时期,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只有通过强硬的手段才能站稳脚跟。因此,对于柳苌的劝告,他往往充耳不闻,甚至觉得她过于妇人之仁。
两人为此事多次发生激烈的争吵,互不相让。柳苌觉得石勒变得越来越冷酷无情,而石勒则认为柳苌根本不理解他的处境和苦衷。这样的争吵让他们之间的感情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一度陷入了危机。
不过,石勒内心深处对柳苌的感情依然深厚。每当夜深人静时,他都会回想起两人曾经的点点滴滴,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愧疚。于是,在冷静下来之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或许有些迷失了方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石勒明白,若想真正成就一番大业,光靠武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而柳苌的劝告,其实正是他所需要的。于是,他决定尝试在权力与感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放弃自己的目标,又能照顾到柳苌的感受。
三、铁汉柔情的“反差萌”
别看石勒在战场上杀敌无数、冷酷无情,仿佛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但谁能想到,他在私底下竟然是个对妻子宠爱有加的“宠妻狂魔”呢!
石勒的夫人刘氏,可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性格泼辣,直爽大方,而且有着非凡的胆识和见识。有一次,石勒在战场上遭遇了一场惨败,狼狈不堪地逃回了家。
一进门,石勒就看到刘氏正叉着腰,满脸怒容地站在那里,一双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死死地盯着他。石勒心里不禁“咯噔”一下,知道自己这次肯定要挨一顿臭骂了。
果然,还没等石勒开口,刘氏便扯开嗓子吼道:“你平日里不是挺能吹牛的吗?说什么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现在怎么输得这么惨?你还有脸回来见我?”
石勒被刘氏这一通数落,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了。但他深知刘氏的脾气,若是此时顶嘴,恐怕只会让她更加生气。于是,他索性放下身段,嬉皮笑脸地凑到刘氏面前,陪着小心说道:“夫人息怒,夫人息怒啊!这次确实是我大意了,不过您放心,下次我一定赢回来,绝不再让夫人您失望!”
说罢,石勒还不忘转头吩咐手下人,赶紧去准备十箱珠宝,给夫人送去,全当是赔罪了。
对儿子们,石勒更是操碎了心。太子石弘喜欢读书,整日沉浸在经史子集之中,对打仗毫无兴趣。石勒恨铁不成钢,经常把石弘叫到跟前,大声训斥:“老子在战场上拼命,你就知道之乎者也!”石弘委屈巴巴地低着头,小声说道:“爹,我真不适合当将军…”这让石勒气得直拍桌子:“不争气的东西!”但夜深人静时,石勒又会和大臣们念叨:“弘儿心软,将来当皇帝说不定是好事?”
最复杂的当属他和侄子石虎的“叔侄恩怨”。石虎从小被石勒收养,他继承了羯族人的勇猛,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但随着权力和地位的不断提升,石虎的野心也日益膨胀。有一次,石虎打了胜仗,石勒满心欢喜地夸奖他:“好侄子,比你爹还厉害!”然而,石虎却在背后嘀咕:“等你死了,我连你儿子一起收拾!”这话传到石勒耳朵里,他只是无奈地叹气:“这孩子,太要强了…”尽管心中有所警惕,但石勒念及叔侄之情,始终不忍心对石虎下手。
在家庭生活中,柳苌努力调和着石勒与儿子、侄子之间的关系。她经常与石弘谈心,鼓励他勇敢面对父亲的期望,同时也劝说石勒多理解儿子的喜好。对于石虎,柳苌也试图以亲情去感化他,希望他能收敛野心。但在权力的诱惑下,这些努力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四、功过参半的帝王人生
称帝后的石勒,干了不少实事。他推行“胡汉分治”政策,设立学校,大力发展教育,还鼓励农耕,下令:“都给我好好种地,粮食多了有赏!”有一次,石勒微服私访,看到农民们辛勤劳作,收成良好,他笑得合不拢嘴:“不错不错,朕没白疼你们!”然而,他对羯族人的偏袒也引发了诸多矛盾。有汉人官员鼓起勇气向他抱怨:“陛下,这样不公平!”石勒却瞪眼呵斥:“少废话,羯族是朕的根基!”
随着年龄的增长,石勒逐渐变得猜忌多疑,就连最信任的张宾也未能幸免。张宾足智多谋,为石勒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当张宾权力逐渐增大时,石勒心中也不免产生担忧。张宾病重时,石勒前去探望,嘴里说着:“先生一定要好起来啊!”可心里却想:“他权力太大,得防着点…”张宾看透了他的心思,临终前,拉着石勒的手,叹息道:“知我者,大王也;疑我者,亦大王也…”说罢,便溘然长逝。石勒望着张宾的遗体,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失去贤才的悲痛,又有一丝如释重负的感觉。
此时,柳苌也因病重卧床不起。石勒日夜守在她的床边,回想起两人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愧疚和不舍。柳苌用微弱的声音对石勒说:“希望陛下能以仁治国,善待百姓…”话未说完,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石勒悲痛欲绝,他终于明白了柳苌的良苦用心,可惜一切都太晚了。
咸和七年,石勒病重,他深知自己大限将至。在弥留之际,他拉着石弘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儿啊,守住江山,别让石虎…”话没说完,便咽了气。然而,石勒不会想到,他死后,石虎露出了真面目,将他的儿子们杀得干干净净,辛苦打下的江山落入了豺狼之手。石勒从奴隶到皇帝的传奇一生,虽然充满了辉煌与荣耀,但最终也未能摆脱权力斗争的残酷,成为了后人茶余饭后的惊叹与谈资,同时也给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增添了一抹悲壮的色彩。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