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弘凝视着长乐公主那梨花带雨的面容,心中竟然生出了片刻的犹豫。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小时候的场景,那时的长乐公主总是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他的身后,甜甜地喊着“皇叔”。那时候的她,是如此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然而,皇位的诱惑实在太大,大到让冯弘无法抗拒。他深知,在权力的斗争中,心软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于是,他咬了咬牙,狠下心来,猛地一挥衣袖,转身离去,只留下长乐公主那绝望的哭声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
从那一刻起,长乐公主对冯弘的感情,就如同那断了线的风筝一般,从尊敬瞬间转变成了深深的仇恨。
二、内忧外患的"极限拉扯"
冯弘接手的北燕,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宛如一潭静水,但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危机四伏。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国家里,一场权力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国内的贵族们对冯弘的上位方式极为不满,他们认为冯弘通过杀皇子的手段夺取皇位,这完全违背了祖制。于是,这些贵族们纷纷抱团,联合起来向冯弘发出抗议,他们义愤填膺地喊道:“陛下杀皇子,不合祖制!”
面对贵族们的声讨,冯弘却毫无惧色。他目光冷冽,毫不留情地将带头的贵族拉出去砍了头,并放出狠话:“谁再啰嗦,下一个就是你!”这一举动虽然震慑住了不少人,但也在贵族们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然而,冯弘并没有被贵族们的反抗所影响。他深知,要想稳固自己的统治,不仅需要强硬的手段,还需要得到百姓的支持。于是,他迅速转身,换上了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孔,开始对百姓采取一系列的惠民政策。
他下令给百姓减税,让他们能够减轻生活的负担。同时,他还笑嘻嘻地对百姓们说:“大伙儿好好种地,别听那些贵族瞎咧咧!”他明白,只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心。
在冯弘的治理下,百姓的生活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他们对冯弘的政策表示感激,对他的统治也逐渐认可。然而,贵族与皇权之间的矛盾却并未因此得到缓解,反而愈发尖锐。
外部的局势简直就是一片风雨飘摇,危险重重。而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更是一个极具雄才大略的人物,他那锐利的目光早就死死地盯上了北燕这块诱人的肥肉。
终于,拓跋焘按捺不住内心的贪欲,派人送来了一封战书。这封战书的言辞极其傲慢无礼,充满了对冯弘的蔑视和挑衅:“冯弘,你若识趣,就赶紧投降吧!否则,后果自负!”
冯弘读完这封战书后,顿时气得火冒三丈,他怒不可遏地将战书撕成了碎片,嘴里还不停地骂道:“拓跋焘,你这狂妄之徒,竟然如此小瞧我!难道我会怕你不成?”
被激怒的冯弘立刻调集了自己的军队,决心要与北魏一决高下。他相信自己的军队一定能够抵挡住北魏的进攻,扞卫北燕的尊严和领土。
然而,当北魏的大军如汹涌的洪水一般压境而来时,冯弘亲眼目睹了对方那浩浩荡荡、装备精良的军队,心中的恐惧瞬间占据了上风。他的勇气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胆怯和懦弱。
于是,冯弘毫不犹豫地派出使者,带着大量的美女和财宝前去求和。他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仿佛之前的愤怒和决心都只是一场闹剧。
“误会!这一切都是误会啊!咱们可是好邻居,何必大动干戈呢?”冯弘的使者谦卑地对拓跋焘说道。
这种前后巨大的反差,让北燕的臣民们对冯弘大失所望。他们原本对这位君主还抱有一丝希望,期待他能够带领北燕抵御外敌,保卫国家。可如今,冯弘的懦弱和胆怯却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愤怒。
冯弘在北燕臣民心中的威望也因此一落千丈,他的形象在人们眼中变得越来越不堪。
在与北魏紧张对峙的同时,冯弘深知仅凭自己的力量难以与之抗衡,于是他开始积极寻求其他势力的支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将目光投向了高句丽,这个在东北地区颇具实力的国家。
冯弘毫不迟疑地放下身段,亲自前往高句丽,向其国王苦苦哀求道:“兄弟啊,我如今身陷困境,还望你能拉我一把啊!”他言辞恳切,满脸愁容,似乎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
高句丽王见状,心中暗自盘算。他深知冯弘此时前来求救,必然是有求于己,而这或许是一个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好机会。于是,他面带微笑,爽快地答应道:“放心吧,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包在我身上!”
冯弘闻言,心中大喜过望,他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可靠的靠山,对高句丽王千恩万谢。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只是高句丽王的一句敷衍之词。
当北魏的大军真的如狂风暴雨般袭来时,冯弘眼巴巴地盼望着高句丽的援军能够如约而至。可他等来的,却是边境上高句丽军队的按兵不动,仿佛他们完全忘记了之前的承诺。
冯弘气得暴跳如雷,他破口大骂:“说好的两肋插刀呢?你这不是插我两刀吗!”他对高句丽王的背信弃义感到无比愤怒和失望。
直到此时,冯弘才如梦初醒,他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乱世之中,根本不存在什么永远的朋友,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所谓的承诺和友情,在利益面前都变得如此脆弱不堪。
在与外部势力激烈争斗的漫长过程中,冯弘意外地结识了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女子——清月。清月并非寻常女子,她乃是一名行走江湖的侠女,以其高强的武艺和侠义心肠而闻名。
一次偶然的机会,清月救下了身陷险境的冯弘,从此两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清月的出现,犹如一道温暖的阳光穿透了冯弘所处的冰冷政治斗争的阴霾。她性格直爽,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敢爱敢恨,这种真性情深深地打动了冯弘。
清月常常劝告冯弘,治理国家应当以仁爱为本,而非仅仅依靠暴力手段。然而,冯弘起初对她的这番话并未太过在意,毕竟在权力的漩涡中,他早已习惯了用强硬的方式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