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士兵们的斗志,他慷慨激昂地对他们描绘着美好的未来:“一旦我们攻下洛阳,那里的金银财宝就如同散落在地上的石子一样,你们可以随意抢夺!而那些美丽的女子,也将任由你们挑选!”他的话语如同火焰一般,瞬间点燃了士兵们内心的激情,让他们对这场战争充满了期待和渴望。
一时间,大军如汹涌的洪流一般,浩浩荡荡地杀向洛阳。马蹄声响彻云霄,如同惊雷一般,震耳欲聋。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佛整个天地都被这股强大的力量所震撼。
然而,在这漫长的行军途中,尔朱荣与阿莲之间却产生了分歧。阿莲忧心忡忡地看着眼前这支庞大的军队,她担心这场战争会带来太多的杀戮和灾难。于是,她苦口婆心地劝说道:“荣郎,我们起兵是为了正义,是为了给孝明帝报仇。但我们也不能伤及无辜啊,否则我们和那些残暴的敌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然而,尔朱荣却对阿莲的劝告不以为然。他的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毫不掩饰地说:“阿莲,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如今正是我成就霸业的绝佳时机,我绝不能心慈手软!只有通过铁血手段,才能让天下人都敬畏我,服从我!”
阿莲见自己的劝说完全无法打动尔朱荣,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她知道尔朱荣一旦下定决心,就很难改变他的想法。但她又实在不忍心看到这场战争带来太多的血腥和破坏,于是她只能默默地陪伴在尔朱荣身边,希望他在关键时刻能够手下留情。
北魏朝廷得知尔朱荣起兵的消息后,犹如晴天霹雳,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众人惊恐万分,不知所措。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变故,朝廷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应对之策。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最终决定派遣一名使者前往尔朱荣的军营,试图劝说他放下武器,归顺朝廷。这位使者肩负着重要使命,他怀揣着劝降书,马不停蹄地赶往尔朱荣的驻地。
当使者终于抵达尔朱荣的营帐时,他见到了那位威名赫赫的将军。尔朱荣身材魁梧,面容冷峻,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使者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恭恭敬敬地将劝降书呈上,并说道:“尔朱将军,有话好说,何必大动干戈呢?”
然而,尔朱荣根本不给使者任何机会,他面无表情地接过劝降书,看都不看一眼,便毫不犹豫地将其撕得粉碎。紧接着,他怒目圆睁,大声喝道:“少废话!不交出胡太后,我踏平洛阳!”
使者被尔朱荣的气势吓得浑身发抖,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劝降竟然会遭到如此坚决的拒绝。无奈之下,他只得灰溜溜地返回洛阳,向朝廷禀报这一情况。
与此同时,尔朱荣的大军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迅速席卷而来,直逼洛阳城下。洛阳城中的百姓们惊恐万状,纷纷紧闭家门,不敢外出。而胡太后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六神无主。
眼看着敌军兵临城下,胡太后心急如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想出了一个荒唐的主意——将年仅三岁的小皇帝推出来,希望以此来平息尔朱荣的怒火。
于是,胡太后匆忙抱着小皇帝登上城墙,对着城外的尔朱荣喊道:“这是新君,您看……”
然而,尔朱荣对胡太后的这一举动只是冷笑一声,他根本不相信这个乳臭未干的孩子能够成为真正的皇帝。他怒吼道:“装神弄鬼?给我杀!”
随着尔朱荣的一声令下,他的军队如饿虎扑食一般,向洛阳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洛阳城被攻破之后,尔朱荣率领着他的军队如入无人之境般地进入了皇宫。皇宫内一片混乱,宫女和太监们四处逃窜,而尔朱荣的目标只有一个——胡太后。
终于,在一间宫殿里,尔朱荣找到了胡太后。胡太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她惊恐地跪在地上,浑身颤抖着,苦苦哀求道:“将军饶命啊!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一时糊涂,您大人有大量,就放过我吧!”
尔朱荣站在胡太后面前,他的目光冷冽而无情,仿佛能穿透胡太后的灵魂。他看着这个曾经权倾朝野、不可一世的女人,如今却如此狼狈不堪,心中不禁涌起一丝鄙夷。
“你毒害亲儿,祸乱朝纲,导致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今日就是你的死期!”尔朱荣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宫殿里回荡着。
胡太后听到这句话,如遭雷击,她绝望地瘫倒在地,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然而,尔朱荣并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他毫不犹豫地命令手下将胡太后和小皇帝一同押往黄河边。
黄河波涛汹涌,河水奔腾不息。胡太后和小皇帝被带到了河边,他们的生命在这一刻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尔朱荣冷漠地看着这对母子,他的心中没有一丝波澜。
随着尔朱荣的一声令下,胡太后和小皇帝被无情地投入了黄河之中。他们的身体在湍急的河水中翻滚着,很快就被淹没在了滚滚波涛之下。
就这样,胡太后和小皇帝结束了他们罪恶的一生,而尔朱荣则成为了这场权力斗争的胜利者。然而,这场血腥的杀戮并没有给国家带来真正的安宁,反而让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三、震惊天下的"河阴大屠杀"
控制洛阳后,尔朱荣站在巍峨的皇宫前,望着满朝文武,心中突然冒出一个疯狂的想法。他看着这些北魏宗室和大臣们,觉得他们大多腐败无能,不仅难以驾驭,还可能成为他掌权的阻碍。
尔朱荣心想:“这些人整天只知道贪图享乐,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他们仗着自己的身份地位,对我这个外来者指指点点,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我若不采取些手段,恐怕难以在这洛阳城中立足。”
于是,尔朱荣决定召集北魏宗室、大臣两千余人,以祭天祈求国运昌隆为由,让他们前往河阴陶渚。
阿莲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她赶忙找到尔朱荣,苦苦哀求道:“荣郎,这些人毕竟是皇室宗亲、朝廷重臣,你这样做实在太过冒险了!一旦引起众怒,后果不堪设想啊!”
然而,尔朱荣却对阿莲的劝告充耳不闻,他一脸决绝地道:“阿莲,你不懂。只有除掉这些绊脚石,我才能真正掌控天下!这些人表面上对我恭恭敬敬,背地里却不知道在谋划什么。我不能让他们有机会对我不利。”
阿莲见尔朱荣如此固执,知道自己已无法改变他的决定,心中不禁黯然神伤。她默默地看着尔朱荣,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最终还是忍不住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