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加斯眼中疑惑,看李瑄的神态,似乎认识这些农作物和花卉,又不做表示。
他只能归咎于大唐皇帝的深不可测。
罗马帝国使团中,除了阿波加斯这位大使,还有十几名官吏、贵族,一同赴宴。
另外的随从者被安排到别处,酒肉招待。
李隆基精心打造的花萼相辉楼,除了外表壮丽外,其内部可以用富丽堂皇去形容。
一楼大堂铺设着光滑的青石,四周除了金银玉器外,还挂有吴道子、王维、阎立本等人的字画。
本来花萼相辉楼的过道是铺有丝绸锦茵,且每日一换,不染尘埃。
但李瑄杜绝这种铺张浪费的想法。
即便李隆基在花萼相辉楼游玩,也不会存在,这使他颇为不满,以为李瑄故意针对他。
阿波加斯等一众罗马帝国官吏边走边看,小心翼翼。
其内比其外更加震撼。
花萼相辉楼二楼的宴会厅更是奢华无比,可容纳上千人同时饮酒作乐。厅内摆放着精美的矮桌和柜子,皆以珍贵木材打造,雕刻着繁复的花纹,来自五湖四海的精美瓷器,彰显着皇家的尊贵。
李瑄让文武百官自娱自乐,就当是奉公饮酒,欣赏歌舞。
平时外国使节是不可能有这种待遇的。
但李瑄想利用君老五,以方便将来可以少废一些力气,解决大食这个心腹大患。
死灰还会复燃,他担心不去管大食帝国,将来他还会再度崛起,吞并波斯,东进河中,乃至翻过葱领到达安西。
相比于大食的兵马,他们的宗教进入大唐境内,更为难缠。
只要给大唐时间,中亚就能汉化。
一旦给大食帝国喘息时机,中亚被他们的宗教占领,大唐会迟早永远失去。
阿波加斯和粟特翻译最终被李瑄邀请到主座,与他交谈。
这种规格,使长途跋涉的阿波加斯无比暖心。
繁华兴盛且古老的国家,果然是拥有大国礼仪,不似保加利亚那个只会骑马、射箭、抢劫的蛮子,还有那斯拉夫野蛮人,以及虚伪的法兰克人。
李瑄与阿波加斯最先只是小酌几杯,让他品尝大唐的新丰美酒。
但看他强咽的表情,明显喝不惯。
李瑄又很体贴地令人送上葡萄酒。
葡萄酒虽原产于波斯,但早已传遍罗马帝国。
李瑄又向阿波加斯介绍华夏的历史,并声称现在大唐是华夏历三四五四年,以示华夏的久远。
阿波加斯确实很吃惊,他们罗马也才几百年而已。
而且罗马帝国的伊苏里亚王朝也才建立四十年。
相对应的华夏大唐王朝已经一百多年。
只是大唐在李瑄继位后,才开始明确华夏概念,逐步完善以往的朝代,并往上推。
李瑄准备让宰相们编著一本类似于《资治通鉴》一样的编年体史书,更清晰地去描述华夏概念。
现在大唐虽有人自称“中国”,但更多是中原王朝,天朝上国的意思。
意识形态绝对统一,这种概念一定要深入人心。
“使君在罗马的地位,犹如我大唐的宰相,能远赴此地,我还要请教一些问题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