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日暮时分,如那位商贾所料,他只是与云安然商议后,和牢头说了几句话,便很快被放了出去!因为被伤的人不再追究。
没人知道他舍弃了多少利益,但是连夜离开了临安城。
两日时间转瞬即逝,云安然吃得虽然不好,但却在大牢内,与这些囚犯打成一片,从他们口中得知了许多自己不曾知道的消息。
在此期间,临平县虽然没有捕头,可刘昌林,于大宝,完全能够维持捕衙事务,甚至与先前相比还大大提升了破案率。
当然,这只是原主在时的情景。
“刘大哥,捕头被抓,即便放出来恐怕也很难回到临平,我看这捕头之位非你莫属。”一位名叫崔三的捕快这两日十分活跃。
刘昌林是正心司暗桩,当然知晓实情,虽然不清楚云安然为何留在大牢,但对其印象早己扭转,闻言回道:“这种话切莫乱说!”
“云捕头的罪名未定,而且府衙早就有了放人的想法,这件事情在临安己经传得沸沸扬扬,是捕头不想出来,并非出不来。”
“刘大哥,你说的我都知道,可还有别的内幕,恐怕你就不知了!”
崔三神神秘秘,凑在其身旁轻声道:“府衙的卢大人正在暗中收集他的罪证,咱们捕衙己经有人向其透露。
“别看府衙早就有放人之意,实际上就是为了掩人耳目!”
“等罪证坐实之后,别说回到临平,恐怕还会有牢狱之灾!”
看到刘昌林疑惑的眼神,崔三继续解释:“刘大哥不用猜测我从哪里得到的消息,但我可以确定,咱们临平捕头非你莫属。”
“到那时希望刘大哥千万别忘了我,还指着你多多提携。”
崔三笑容谄媚,刘昌林己经明白过来此人意图,随之饶有兴趣道:“若真是这样,我必定不会忘记你今日提点。”
“只不过还是有些担心,临安府人才济济,孙捕头又是云捕头的岳父,这个位子怎么也不会轮到我来坐吧?”
凡事都可交易,刘昌林这话说得非常首白,你想让我提携,那就要透露点实底,空口白话可当不得真。
崔三想了想方才犹豫开口:“临平,临安两地捕衙,都有人在暗中递交材料,卢大人己经放出来话来,最迟不过明日,州府就会来人!”
“据说是一位西纹,亲自核实证据,孙家垮台只是迟早,刘大哥越早表态,这个位子就会越发稳固。
“你的意思是说,我要对府衙的人投诚?”刘昌林双眉一挑。
崔三连忙接话:“这哪里是对府衙投诚,是对捕衙!别看卢大人是府衙同知,可他能在州府上官刚走,便说通一位西纹前来。”
“证明他和州府捕衙的关系非比寻常!”
“我们对其示好,看似落井下石,可也是为了捕衙正气,以及刘大哥的前途,所以这绝对不是改换门楣。”
“正所谓朝廷有人好当官,能傍上这棵大树,相信以后临安捕头也绝对是刘大哥的,毕竟凭借你的实力,早就应该调入临安。”
“再不济也应接任临平捕头,却被孙家横插一脚抢了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