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九郎支支吾吾的半天,难道岳父大人对他府里还不放心不成,这医女竟然还给夫人备着。
燕三小姐:“是乔氏送过来的医女吗。父亲大人还是留在自己身边吧。前阵子乔氏才才给女儿送过来两个医女呢。”
燕城主:“给你你就留着吧,这东西留在为父身边也没有什么用处。哪里用的着医女随身侍候了。既然有了身子,就好生的照看着,多几个也是好的。”
秦九郎:“岳父大热说得对,多几个人照看,总是放心些。”
燕城主左右打量一下阿蛮的居处,很是不错,看样子过得应该还算是舒心。
燕城主颇为满意的看了一眼秦九郎,没人愿意自家闺女被人给怠慢了。
秦九郎被岳父大人这一眼看的有点血压飃高,可真是太不容易了,这是对自己比较满意,对她对阿蛮的态度比较满意。
燕三小姐:“父亲难的过来一次,留下用膳可好。”
燕城主:“哪里用你操心这些,为父自有安排的,要好生的养胎。若是准许,等生了孩子,可以到燕城走走,现在的燕城很是不一样,乔氏定然会欣喜与你的到来的,到时候别忘了同她要个院子。”
燕三小姐颇为差异,父亲大人的画风不对呀,这是对乔氏看重呢,还是对乔氏不待见到都让自己出马去找乔氏的麻烦呢。
秦九郎:“父亲大人,若是有机会,小婿会带着阿蛮去燕城看看的,听闻如今的燕城可是一时一样呢。阿蛮肯定也喜欢的对吧。”
燕三小姐:“咳咳是的,父亲,乔氏已经给了女儿屋子了。”
燕城主:‘她倒是对你大方,算他会做人。新街那边还是很不错的,适合孩子们玩。’
燕三小姐:“父亲,女儿记得的。”
燕城主也不会同闺女太过儿女情长,还有秦家主等着她呢。
燕三小姐不舍,她大姐,二姐自从嫁人,还从来没有归宁过呢,别说见父亲兄弟了,她有福气才能在出嫁之后,还能让父亲兄弟看望:“父亲,女儿准备好饭食,送去给父亲用可好。”
这个要求太过卑微,是女儿对父亲的不舍。
燕城主:“好,我家阿蛮的手艺,为父那是万万不能错过的。不过当以身子为重,不可鲁莽,为父吃什么都可以的,心意到了就好。”
燕三小姐:“父亲大人放心,女儿懂得的。”燕城主享受完父女亲情才心满意足的去会秦家主。
秦家主的主院,同自家闺女的院子有些距离。
燕城主好心情的把秦氏在京都的主宅好心情的欣赏了一遍,最后很放心的肯定,自家阿蛮的院子,绝对是比较很不错的。只差不能同家主的院子相比了。
相比于燕城主的好心情,秦家主的心情比较焦躁,好不容易碰到这么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燕城主却迟迟不来。
难怪他秦氏走到如此境地,燕氏还能稳稳的在燕城猫着。人家燕城主这份谨慎就让人福气自家地头人家还能把事情周全到这份上呢。
让他这个家主的眼光看,燕城主去看燕氏女,那绝对是面子问题。作为一个家主怎么可能儿女情长吗,所以燕城主的行为绝对是谨慎,绝对的谨慎。
看到燕城主,秦家主第一时间竟然是躬身行礼。燕城主吓得避开一步,这也太出乎意料了:“使不得,使不得。”
秦家主:“燕城主不必如此,燕城对我秦地百姓的安抚,当得起老夫一拜。”
燕城主:“是您太客气了,我燕城地广人稀,缺的就是人,燕城行事固然是为了无依的百姓,更是为了我燕城自己。故此不敢当秦家主一拜。”
燕城主的意思很明白,人既然已经安抚好了,那就是我燕城的了,跟你秦氏没关系,可别想吃回头草,当我燕城真的圣母呀。
秦家主怎么能不明白燕城主的意思呢,自己没本事养,送到人家嘴边的肉,想让人家吐出来,怎么肯能。他也没有这个意思。
秦家主:“燕城主莫要误会,我秦氏无能,有心无力,秦地百姓跟我秦氏在秦地数百年,却落得如今背井离乡,我秦氏子弟无颜面对百姓。可燕城主这份恩情,我秦氏子弟却是万万不能忘的。”
燕城主:“秦家主实在不必如此,秦氏子弟何等风范,却是我大齐有目共睹的,如今这等状况,又岂是秦氏之错。”
一句话把秦家主给说哭了。真的哭了,一张老脸老泪纵横,胡子都颤抖抖的:“我秦地几百年的基业呀。老夫愧对治下百姓,愧对列祖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