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9月13日
武汉市,帝国研究院
————
“杨老,秦风-1式导弹的研究进行的怎么样了?”
自从成立了政务院之后,秦政的空闲时间就多了起来。
因此从辅助器中抽到一份特别奖品的秦政便和宋雪芸一起乘坐着自己专属的帝皇一号飞机,来到了位于武汉的帝国研究院(前文中的华科院)。
至于秦政所说的秦风-1式导弹则是在半年多以前,帝国研究院建成之后,秦政从辅助器中拿出的前世东风-1号近程地地战略导弹。
虽然前世的东风-1号导弹是出自于第五研究院,但目前大秦的帝国研究院对于导弹的研究也颇有成效。
“有了陛下您提供的那些材料,我们的研究进程非常顺利。
目前已经完成了所有理论上的研究,正在进行实弹研发,预计1902年年底之前,我们就能制造出第一枚秦风-1式导弹。”
帝国研究院导弹工程学首席研究专家杨振华面带笑容,颇有自信的说道。
这款秦风-1式导弹属于近程地地战略导弹,弹长17。68米,弹径1。65米,弹重千克,射程最高可达600千米。
一旦这款秦风-1式导弹研发出来,那么大秦帝国手中的底蕴又将深厚许多。
“杨老,此次前来,朕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物品,名叫战术核弹头。
而这种战术核弹头是专门为了安装在导弹上而生产的。
如果能够安装在秦风-1式导弹上,那么秦风-1式导弹的威力将会大大提高。”
没错,秦政从辅助器中抽奖抽到了50枚3万吨TNT当量的战术核弹头,所以秦政特地来到了帝国研究院。
一旦秦风-1式导弹研发完毕,并在导弹上安装抽到的这种中等当量的战术核弹头,那么秦风-1式导弹的威慑力将会恐怖至极。
“应该没问题,这款导弹本质上就是一台大功率发动机绑上一些炸弹,如果要在导弹上加装陛下您所说的战术核弹头,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
怕秦政不懂,杨振华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向秦政讲解道,并说出了让秦政满意的答案。
“如此甚好,我会差人将战术核弹头送过来。
另外,你们这些帝国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可是我大秦帝国真正的宝贝啊,得多注意身体啊。”
看着杨振华那单薄的身子和满头的白发,秦政有些担心。
这些帝国研究院中的专家学者,每一个都是国之栋梁,在秦政看来,这些人的身体可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因此早在帝国研究院建设之初,秦政就下令将帝国研究院的福利待遇提高。
甚至还在帝国研究院周围建立了一套专供帝国研究院工作人员进行休闲娱乐,医疗体检的基础设施区域。
“哈哈,陛下放心,老头子我身体好的很,上周才体检完毕,医生说我非常健康。”
看见秦政对自己及帝国研究院工作人员的身体如此关心,杨振华无比感动,心底发誓一定要尽早将秦风-1式导弹顺利研发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