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大秦帝国迎来了上一年的年度总结朝会。
经济方面,与1904年的72亿相比,增加了将近37亿,整个大秦帝国在1905年的财政收入为109亿龙元。
当然这其中自然不包含通过战争手段从东瀛以及沙俄手上获取的财富,否则这个数字至少得翻一番。
毕竟沙俄皇室数百年来收集的黄金就价值一百多亿龙元了。
当然,财政收入增加的多,那开支也是少不了的。
不说其他,光是1905年五大战区的军费总开支就超过了十五个亿。
毕竟去年的大秦帝国,四处征战,各种资源的消耗肯定少不了。
所以,国防开支,教育,交通,工业,农业以及各种商业的补贴林林总总的加起来足有96。3亿龙元。
虽然开支数额巨大,但比1904年来说要好很多了。
因为1905年的财政支出总算不是赤字了,产生了将近13亿龙元的盈余。
帝国的财政在立国以来首次出现了盈余,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凸显出了大秦帝国发展之快。
教育方面,全国各地开花,中小学的数量从1904年的9万余所增加至17万余所,差不多快翻了一倍。
而大学方面,则是在帝京市成立了帝国理工大学,帝国政法大学以及上沪市建立的上沪工商大学。
别看只增加了三所大学,但这三所大学的地位却是仅次于帝国军事学校,不在在炎黄民族大学与西南大学之下。
帝国理工大学,顾名思义就是培养为工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的学校。
而帝国政法大学则是为了顺应帝国扩张的脚步,为帝国培养治理国家人才的大学。
至于上沪工商大学则是一所相对来说综合性发展的大学,其地位不言而喻。
而交通方面的发展成果也是十分喜人,大秦帝国本土23个省份的省会城市之间相连的公路和铁路已全面贯通。
这让大秦帝国各省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大秦帝国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大秦帝国与远东地区和西西伯利亚地区之间,仅仅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便建设了两条总长度加起来超过3500千米的铁路。
对此,秦政只能感叹,用东瀛人来充当劳动力,实在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不过修建这两条铁路就是有点废人,修了3500千米的铁路,被拉到远东地区和西西伯利亚地区的东瀛男性劳动力死亡超过了20万人。
相当于修建一公里的铁路就死了将近60个东瀛人,不过对此秦政并不介意。
他的本意就是消耗东瀛男性的同时还能加快帝国建设的步伐,而且这样一来还能让东瀛更快的被大秦帝国所同化。
毕竟东瀛男人死的差不多了,东瀛女性总不能单着吧,所以,大秦帝国的男人就成了东瀛女人的依靠。
只要按照这个节奏下去,用不了二十年,整个东瀛就会被大秦帝国彻彻底底的同化。
届时,东瀛这个国家和民族就将完全的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这,也是秦政此举的初衷。
结束朝会,秦政将政务院总理陈乾安,建设部长赵宪华,工业部长余良,财政部长宋克明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