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大唐公务员捉妖日常TXT > 第67章(第2页)

第67章(第2页)

慧空眼神躲闪,只说:“公务的事方才贫僧已全部说明了。”

“那除了鸿胪寺的事,兄长还说了些什么?”

慧空不答。

杜月恒想不明白慧空为何隐瞒,便道:“慧空师傅为何不愿说?我以为,助人是修行的一种,帮助他人解冤,更是积累福德。兄长与师父的谈话内容,或许正是此案的关键。”

慧空面色一白:“贫僧绝无耽误查案之意。”

杜月恒见他态度坚决,又不像故意阻拦查案之意,忽的灵光一闪,试探道:“……可是我兄长要求师傅不能透露?”

慧空长叹一口气,打哑谜一般:“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诸业心为本。小杜大人这是已有了心执。”

谈话间,二人已来到山门跟前,慧空欠了欠身,做了个送客手势,转身飞快离开。

***

杜月恒回了鸿胪寺,一时半会捉摸不透慧空到底是何意思,只能埋头于案卷之中。先将还需与茀夜商议事项梳理清楚,又差了蒋四约定与茀夜使节高僧面谈之事。

暮鼓一响,他就踩鼓声而归,先去一趟大理寺,再回到家中。

原是三宝每日在暮鼓敲响前,趁着神策军傍晚换班飞入府衙内与舒慈联络。杜月恒与三宝、敖瑞约好每日在大理寺附近一处茶铺见面,互通有无。

舒慈那头倒是风平浪静,连神策军的消息也未听得一点。

三宝道:“阿慈叫我们不要担心。今日我飞进去一看,她正在牢房内打坐,说是在练什么烟霞客教的功法。什么真气在任督二脉运行一个小周天……我看她生龙活虎,好得很。只说那凶案现场少了一个人,定有古怪,要尽快查清楚。”

杜月恒哑然失笑,心头倒是松了半口气。

敖瑞道:“她说得容易,可那现场的气味千真万确,除了她就只有一个人,这要怎么查?”

二妖一人大眼瞪小眼,说不出个所以然。杜月恒又一连忙了两日,一边忙着天仁寺仪式之事,一边又想着兄长的案子,一边又隐隐挂念着舒慈,过得晕头转向,不在话下。

正是一筹莫展之际,直到这日午时,有人来报,说是不良帅胡阿烈到鸿胪寺来寻他,正在门口等着。杜月恒赶忙将手头的文卷一丢,忙不迭迎了出去。

只见胡阿烈身躯像一座小山,在人来人外中格外醒目。

杜月恒上前道:“阿烈兄,可是查出什么了?”

胡阿烈不多废话,笑道:“杜二公子,那弯刀出处说不定还真叫我们找到了!”

那日迦陵楼一别后,胡左胡右先是去了醴泉坊、义宁坊那两间胡人开的铺子。那两间兵器铺子虽是琳琅满目,陈列各式西域匕首、弯刀、盾牌等等,但长有一尺七的弯刀却是从来没听说过。

那铺子的店主听说他们来寻这么长的弯刀也觉得稀奇。原来,胡人善用弯刀,正是因为弯刀轻便,便于劈砍。比如突厥人,就常佩在腰间,在马上作战时使用。若是将弯刀做到一尺七那么长,反倒失了这武器的长处,因此,绝无可能广泛铸造,倒有可能是专程叫铁匠打的。

胡阿烈听了,灵机一动,立即去问了胡商的朋友,这长安城中是否有能铸胡人武器的铁匠铺子。也是正巧,胡人的商队路程迢迢,艰苦跋涉,路上偶遇土匪强盗,自然会带武器防身,而每次返回西域前,他们都要寻铁匠铺子打磨刀具。这胡商们常去的一间,不在胡人聚集的西市,反倒在东市之中。

据说那铁匠是个汉人,姓郑,铸铁手艺精湛,锻造技术精湛,经他手的兵器,无论胡汉,件件遍生寒光,削铁如泥。铁器摆件呢,则是栩栩如生,精美绝伦。

于是,胡阿烈便亲自去了一趟,一进门便瞧见那铁匠铺子墙上挂着一把长约二尺的细长弯刀。他大喜过望,这才马不停蹄地往鸿胪寺而来。

杜月恒心中只觉豁然开朗,忍不住喜笑颜开,立刻回鸿胪寺寻了个由头,应了卯便跟着胡阿烈往那郑铁匠之处而去。

郑铁匠的铺子虽在东市,却在街市边缘,靠近城门处。门面不大,门楣上挂一块木制招牌,上书“郑家铁匠”,木板已被烟熏得微微发黑。又挂着一幅幌子,只写“铸铁”二字。皆是字迹遒劲,颇有几分气势。

一进门,前铺虽是陈列货物之处,但仍是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熏得杜月恒险些睁不开眼。

待他习惯这热气,定睛一瞧,只见架上错落摆放着各类铁具,最上面是嵌银的剪烛铗,鎏金的葡萄纹香囊,镂空的兽纹香炉,琳琅满目。下面则是各式的农具包铜马镫、铁犁、锄头,不一而足。

武器则挂在墙上,有新淬的障刀、横刀、短剑、盾牌,寒光四射中藏着一把又细又长的弯刀——刀柄镀金,镶嵌红蓝宝石,热气缭绕中,仿佛一条银蛇,抬起头来撇了他们一眼,霎时间惊心动魄。

胡阿烈按捺不住激动,与杜月恒对视一眼,意思是,就是这一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