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的请求,周浩实在不好拒绝。
不看僧面看佛面。
哪怕光是郭老师的面子,周浩这个当徒弟的,都不得不主动回报自己恩师的恩情。
更不用说他跟大林,本身也有交情。
两方面一结合,周浩根本没有办法拒绝。
但周浩心里也有顾虑。
“既然是你的新段子,那恐怕要由你来演才行,上个传统节目吗?”
周浩倒是不是不舍得自己的段子,他当然也可以把自己新写的段子交给大林。
但是段子的主角,是以他为核心写的。
现在如果改成大林的话,那需要从头到尾进行调整。
而且即便调整完了,大林也不一定用的顺手。
郭老师一直都非常强调。
演员自己表演的段子,一定要由自己来写。
这是逗跟演员的工作。
其他社团里的相声演员,究竟是如何创作的?
周浩不得而知。
但他们后台这些师兄弟,基本上都延续了郭老师的创作方法。
先想一个相声主题,然后以这个主题为核心,列一个框架。
最后就是往这框架里添包袱。
不管是节目里创作的人物,还是添加的包袱,都是以演员自身为主角来塑造。
这样,观众能有更好的代入感。
说相声的人都知道。
相声舞台上的表演,讲究一个人一个样。
同样的一个包袱,张三说出来的时候大家觉得可乐,等李四说出来的时候,大家可能就觉得非常一般。
这很正常。
周浩自己创作的节目,直接给大林,大林倒也不是完全不能用。
但是想要达到大林要求的那种效果,无疑是不现实的。
“我没想那么多!”
大林摇头。
“让我自己现创作一个节目,这时候肯定来不及了。表演传统节目的话,也达不到惊艳的效果。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当个捧跟,而且现在捧跟玩好了,也不是不出彩。”
说完,大林殷切的看着周浩。
周浩瞬间就明白了大林的意思。
小剧场表演的形式有很多种,现在最受欢迎的一种,无疑就是捧跟不断怼逗跟的那种。
捧跟把逗跟挤兑的说不出话的那种,观众特别爱看。
后台最擅长表演这种节目的,无疑就是捧跟巨匠鹤松。
据说就连岳哥,都是巨匠的粉丝。
大林显然也想用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自己在节目中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