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开局复活张国荣免费阅读 > 第9章 微光(第2页)

第9章 微光(第2页)

终于,在深秋一个寒意初显的凌晨,林东剪完了最后一帧。

当他把最后一段胶片小心翼翼地粘接到成片卷轴上,看着那盘承载了整个暑假汗水和未知未来的胶片盘时,手抖得几乎拿不住。

他瘫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泛起鱼肚白,疲惫像潮水般将他淹没,但心底却有一簇微小的火苗在跳动。

地点定在小放映厅。

被“惊动”的人远超林东预期。

除了王守明和导演系几位老师,校办刘老师、设备科孙校长、甚至当初极力反对的表演系李卫国主任,都一脸严肃地坐在了前排。

摄影系、录音系、文学系的几位骨干教师也来了,显然是被王教授的面子或者“一个人关棺材里拍90分钟”的猎奇噱头吸引来的。

放映厅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好奇、审视和淡淡怀疑的气氛。黄勃、张铁军、老周、小吴等核心成员被安排在角落,紧张得手心冒汗。

灯光熄灭。放映机启动,光束投射在银幕上。

没有片头,没有演职员表(林东没钱做),画面首接切入一片令人窒息的黑暗。

只有粗重的喘息声和摸索声。然后,打火机微弱的光芒亮起,映照出黄勃那张沾满泥土、写满惊恐和迷茫的脸。狭小的空间,粗糙的木纹,压抑的绝望感扑面而来。

接下来的90分钟,放映厅里鸦雀无声。只有银幕上光影变幻,声音在封闭的空间里回荡:

手机按键的嘀嗒声、信号不良的电流滋滋声、绑匪冰冷残忍的威胁、保罗从愤怒、哀求到绝望、麻木的喘息和嘶吼、以及那无处不在的、令人窒息的黑暗和敲打木板的闷响。

林东坐在王守明身边,心脏几乎跳到嗓子眼。

他能清晰听到前排李卫国主任在某个紧张段落时下意识屏住的呼吸,能看到孙副校长推了好几次眼镜,身体微微前倾。

当影片最后,手机屏幕光彻底熄灭,保罗的喘息归于死寂,只剩下永恒的黑暗和无边的寂静时,放映厅里陷入了一阵沉默。

灯光亮起。

沉默持续了足足十几秒。

没有人说话,似乎都还没从那种极致的压抑和绝望中完全抽离出来。

“咳”王守明教授清了清嗓子,打破了寂静。他环视一圈,脸上没什么表情,

“都说说吧。”

又是一阵沉默。

“我我去趟洗手间!”表演系李卫国主任第一个站起来,脚步有点快,甚至有点踉跄。

众人愕然,随即响起几声压抑的轻笑。他刚才看得太投入,憋太久了。

“拍得太狠了。”录音系的一位老教师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

“小吴的环境音做得不错,那种逼仄感和绝望感,很大程度是声音营造出来的。不过这内容”

他摇摇头,没往下说,显然对尺度和导向仍有顾虑。

“技术层面,瑕疵很多。”摄影系的一位老师比较客观,

“设备限制太大,很多画面颗粒感重,焦点偶尔不稳,光线也单一。但是”他话锋一转,看向林东,

“小林导演对节奏和情绪的把握,非常精准!特别是演员的表演,在这种极端限制下,堪称惊艳!

黄勃是吧?这小子,潜力巨大!”

文学系的老师则更关注剧本和主题:

“形式感极强!把个体在绝境中的异化和挣扎,用如此极致的方式呈现出来,很有冲击力。背景放在香港是明智的。虽然整体基调非常黑暗,但内核是对生命本能的顽强展现,有力量。”

校办刘老师皱着眉头:

“这片子太压抑了。作为学生作业,够大胆,够创新。但要拿出去恐怕争议会很大。”

这时,孙副校长开口了,他的目光落在林东身上,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小林,花了多少钱?多长时间拍的?”

林东赶紧站起来,如实汇报:

“启动资金一万两千五,加上后期冲印和少量杂费,总成本控制在一万五以内。拍摄用了西周,剪辑用了六周,主要在学校的剪辑室利用凌晨和周末时间完成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