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员王红卫这回是真豁出去了,拍着胸脯说“包在我身上”,结果转头就碰了一鼻子灰。
他带着系里的介绍信,跑了几趟相关的文化宣传部门,人家态度倒是客气:
“哎呀,王导员,林东同学的名声我们听过,柏林大奖嘛!拍军旅题材?想法是好的!但是”话锋一转,
“部队有部队的纪律,装备、场地、训练内容,那都是高度保密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拍的!而且,你们要拍新兵连?
还要拍老a?这涉及面太广了,需要层层审批,协调难度非常大!”
王红卫回来,脸拉得老长,对着林东诉苦:
“林东啊,这山头不好拜啊!人家一听要动用真家伙,要进训练场,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光靠咱学校这块牌子,分量不够啊!”
林东早有预料。他沉吟片刻:
“导员,光靠学校不行,咱得找更有分量的‘敲门砖’。”他拿出剧本,
“您看,这剧本的核心是什么?是当代军人的精气神!是‘不抛弃,不放弃’的军魂!是普通士兵如何在熔炉里百炼成钢!这主题,绝对是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的!咱们得让部队的首长们看到这个价值!”
“道理是这个道理”王红卫还是犯愁。
“这样,”林东拍板,
“剧本,我亲自再精修,突出核心价值。然后,麻烦系里,请王守明老师或者更有分量的老教授,亲自带着剧本,再跑一趟!不是去求,是去谈合作!告诉他们,我们北电拍这部戏,不是为了猎奇,是为了塑造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为了给年轻人树立榜样!拍好了,对部队的形象是巨大的正面宣传!”
王红卫眼睛一亮:
“有门儿!王教授那张黑脸,往那儿一坐,自带说服力!再加上你这剧本的根子正!我这就去磨王老师!”
王红卫带着系里和王守明教授的黑脸背书,加上剧本里“不抛弃不放弃”的硬核军魂,几番艰难“谈判”,部队终于松口:
给场地、给装备支持,还允许主要演员进新兵营真练三个月!
消息一出,北电炸锅。黄小明等当红小生、各年级学弟学妹蜂拥而至,林东办公室门庭若市。
“师兄!新戏带带我!”
“林导!我体能贼好!演兵绝对行!”
林东脸上挂着“营业式”微笑,心里门儿清:
这戏要“真”,要“新”!必须用新人!黄勃是好兄弟,但气质不合(黄勃自己很理解:“东哥,我等你下部戏的反派!”)。
林东统一话术:“角色己定型,硬塞坏戏!下次!欢迎试镜!”人情世故,比扛摄像机还累。
被初步圈定的年轻演员们听到“三个月真当兵”,脸都绿了。
三个月?!真当兵啊?!”一个被看中演“甘小宁”的年轻演员脸都白了。
“不然呢?”林东眼睛一瞪,
“你以为穿上军装敬个礼就叫兵了?眼神里的东西,走路的气势,拿枪的姿势,甚至晒黑的皮肤,磨出的老茧,那都是要真刀真枪练出来的!三个月是底线!受不了的,现在就可以退出!”
没人退出,都知道这是天大的机会,脑子有泡才退出,有戏拍就不错了,还在这挑三拣西?
就在剧组紧锣密鼓时,林东脑子里闪过一个人影——柏林电影节后台,那个优雅又带着一丝疲惫的“哥哥”,张国荣。
林东一首和他保持着逢年过节的问候。最近港岛娱乐小报隐约透露出张国荣为新戏《枪王》入戏太深,精神压力极大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