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室的小黑屋,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又像是凝固在无数帧画面里。
林东像个与世隔绝的“野人”,在泡面桶、录像带山和闪烁的监视器光芒中奋战。
胡子长了又剃,剃了又长,头发彻底放飞自我,那件灰色连帽衫己经升级为“战损限定版”,散发着咖啡、汗水和熬夜的混合“艺术气息”。
唯一能把他从“洞穴”里拽出来的,除了生理需求,大概就是食堂那口热乎饭了。
而每次去食堂,几乎都能“偶遇”2000级表演班那桌人。董璇、关悦、张颂文、周一围、车晓,渐渐成了他灰暗剪辑生涯里一抹亮色。
关悦是气氛组担当,每次看到林东端着餐盘晃悠过来,就故意拉长声音:
“哟——!我们的大导演‘出关’觅食啦!今天这造型…嗯,比昨天更有‘深度’了!”她总会坏笑着把林东往董璇旁边的空位引,
“璇璇,快给林导让个座!艺术家需要灵感源泉!”
董璇开始还会脸红,嗔怪地瞪关悦一眼,后来也习惯了,会抿嘴浅笑,主动往里挪挪,轻声说:
“林导,这边坐。”
那声音清清凉凉的,像山涧小溪,瞬间就能浇灭林东脑子里剪辑逻辑的燥热。
张颂文永远是那个最认真的迷弟,逮着机会就问林东关于镜头语言、表演调度的问题,眼神里全是求知欲。
周一围则对林东提过的军旅拍摄细节更感兴趣,常常追问:“林导,真枪实弹训练啥感觉?拍爆炸戏危险不?”车晓安静地听着,偶尔问一句关于剧本结构的问题。
林东也很享受这种氛围。
跟这群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年轻人聊天,能让他暂时跳出剪辑的泥潭,呼吸点新鲜空气。
他有时会分享点片场趣事(不涉密的那种),或者剪辑中遇到的难题,总能引发一阵讨论和惊叹。
只是,目光总是不自觉地飘向旁边的董璇。看她小口吃饭时低垂的睫毛,听她偶尔发表见解时认真的侧脸。
阳光透过窗户在她发梢跳跃…林东感觉自己的心巴,像是被一根羽毛轻轻搔着,痒痒的。
更要命的是,这种“欣赏”开始有点不受控制地往梦里跑。
连续好几天,林东在剪辑室破沙发上打盹时,梦里不再是“不抛弃不放弃”
林东在梦里急得大吼:“放开那个姐姐!!!”然后就被自己吼醒了,一身冷汗。
每次从这种旖旎(或惊悚)的梦里惊醒,林东都感觉口干舌燥,低头一看,小帐篷支得老高。
他懊恼地抓了抓鸡窝头,对着冰冷的剪辑台叹气:
“啧…最近这剪辑室…暖气是不是开太足了?”
“还是食堂的伙食…太补了?”
“肯定是熬夜熬得内分泌失调了!”
他绝不承认自己是“发春”了!绝不!顶多…是艺术家对美的正常生理反应!对!就是这样!
终于!
在熬干了最后一滴脑细胞,薅掉了不知多少根头发后,《士兵突击》的最终成片,出炉了!
内部看片会安排在北电标放。气氛庄重而紧张。
台下坐着几方“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