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第一章直播复活张国荣 > 第13章 放映(第2页)

第13章 放映(第2页)

但林东的镇定和“等结果”的姿态,反而让他们对这部影片的潜力更添了几分信心和好奇。

他们交换了联系方式,表示会持续关注。

接下来的几天,林东和黄勃在王守明的带领下,化身为海绵,吸收着柏林电影节的养分。

他们穿梭于各个放映厅,观看主竞赛单元和青年论坛单元的其他影片。

在恢弘的放映厅里,他们屏息凝神地看完了希腊大师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永恒与一日》。

那诗意的长镜头,对时间、生命、边境的深刻哲思,如同巍峨高山,让林东深感自己的渺小和电影语言的博大精深。

黄勃看得云里雾里,却也被那画面中弥漫的忧伤深深打动。

青年论坛单元里,一部来自伊朗的影片《小鞋子》以朴实无华的手法讲述了一对兄妹与一双鞋子的故事,真挚的情感和精妙的叙事结构赢得了满堂彩。

林东看得眼眶发热,深感好电影的核心永远是动人的故事和真实的情感。

另一部备受关注的青年论坛作品,是英国导演肯·洛奇的《我的名字是乔》,以粗粝写实的风格刻画底层小人物的挣扎,充满力量感和社会批判性。

这与《活埋》的极端个人化体验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林东思考着电影介入现实的不同路径。

他们还看了一部德国本土的青年导演作品,实验性极强的拼贴电影,充满了大胆的视听探索,虽然晦涩难懂,但也让林东大开眼界。

每一次观影,都是一次学习和冲击。林东拿着笔记本,记录着镜头语言、叙事节奏、表演细节。

他不再仅仅盯着自己的《活埋》,而是真正看到了世界电影版图的辽阔与多样。

黄勃虽然看不懂那些深奥的艺术表达,但那些优秀的表演,无论风格如何,都深深烙印在他心里。

王守明教授则会在观影后,用最简洁的语言点出影片的精髓或缺陷,字字珠玑。

时间在密集的观影和社交中飞快流逝,颁奖典礼的日子越来越近。

电影节的气氛也变得更加微妙,各种小道消息和预测开始满天飞。

这天下午,林东和王守明刚从一部阿根廷电影放映厅出来,王教授那个老式的诺基亚手机响了。

他走到安静的角落接听,表情看不出什么变化,只是偶尔“嗯”几声。

挂断电话,王守明走回来,目光落在林东脸上,停顿了几秒。

“组委会来的电话。”他的声音不高,但林东的心瞬间提了起来。

“询问我们明天颁奖典礼,导演和主要演员是否确定出席。并且,”王教授顿了顿,

“特别强调了,希望你们能准时到达现场,不要迟到。”

林东的呼吸瞬间屏住!

来了!

这就是那个不成文的“潜规则”信号,通常只有可能获奖的剧组,才会接到这种确认出席并强调时间的电话,这是为了避免获奖者不在现场的尴尬!

一股惊喜之意冲上林东的头顶,虽然有预感能拿奖,毕竟是经过市场考验的,但不到尘埃落定的一切,谁也不知道,

他努力控制着面部肌肉,不让狂喜泄露出来,但声音还是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王老师您的意思是”

“意思就是,”王守明打断他,语气依旧没什么波澜,但眼神深处似乎掠过淡淡的笑意,

“把你们那身最体面的行头准备好,黄勃那小子,让他把胡子刮干净,明天,别给我丢人。”

说完,他背着手,像往常一样踱步向前走去,仿佛只是交代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林东知道,这轻飘飘的几句话,意味着什么!

黄勃不明所以地凑过来:“东哥,王老师说什么了?谁的电话?”

林东深吸一口气,柏林冰冷的空气涌入肺腑,让他稍微冷静了一点。

他看向黄勃,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勃子!准备好!明天我们可能要去台上走一趟了!把你的获奖感言在心里过一遍!”

黄勃的眼睛瞬间瞪得滚圆,嘴巴张了张,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有粗重的呼吸在寒冷的空气中凝成白雾。

那眼神里,有难以置信,有狂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