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金字塔的基座,是更多元、更贴近本土观众生活、情感和审美习惯的‘中小成本’佳作。
它们培育市场,培养观众,锻炼人才,积累经验,为未来的大片提供土壤和养分。”
“所以,我的看法是,”
林东总结道,
“现在这个阶段(2002年),既要仰望星空,敢于尝试大片(如《英雄》),更要脚踏实地,深耕类型片,把中小成本做好做精,把市场的基础打牢,把观众的习惯培养起来。
等我们的银幕数再多一些,观众钱包再鼓一点,产业链再成熟一些,那时候,才是国产大片真正大展拳脚、与好莱坞正面抗衡的黄金时代。
我相信,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韩三平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酒杯。
林东的分析没有豪言壮语,却句句切中要害,冷静而务实。
这与他接触过的许多热血沸腾喊着“赶超好莱坞”的年轻人截然不同。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说得好!”
韩三平重重地拍了拍林东的肩膀,眼中流露出真正的欣赏,
“小林啊,你看得很清醒,也很长远。《英雄》是开路先锋,是探路的石头。
你这部‘石头’,则证明了脚下这片土地的肥沃!好好干!中影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有需要支持的地方,尽管开口!
希望你能继续拍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给咱们中国电影,多添几块扎实的基石!至于赶超欧美…我们一起努力!”
“谢谢韩董鼓励!我一定努力!”
林东真诚回应。
他知道,今晚的对话,为他个人和“东璇映画”的未来,赢得了一份极其重要的背书。
送走韩三平,林东独自在露台站了一会儿。
厅内黄渤正拿着麦克风(可能是抢的)鬼哭狼嚎地唱着“风继续吹”,跑调跑到姥姥家,引发阵阵善意的嘘声和笑声。
董璇和梅艳芳在角落说着悄悄话,张国荣则被王守明教授拉着,似乎在探讨什么艺术话题,神情专注。
看着这热闹、成功、充满希望的景象,林东心中却异常清醒:
“3960万?小胜而己。韩三平说《英雄》是探路的石头…
它何尝不是一座即将压下来的大山?年底见分晓吧。”
“大片?《魔戒》三部曲的辉煌、《黑客帝国》的颠覆…令人神往。
但现在…硬件跟不上,观众基数、消费能力也不够。
强行上马,容易扯着蛋。08年…嗯,奥运会之后,国家腾飞,基础设施完善,民众自信高涨,消费升级…那才是风起云涌、大展宏图的时候!”
“现在?苟住!别飘!
广积粮,缓称王。《石头》是块好石头,但未来,需要更多、更硬的基石!”
他整理了一下西装,脸上重新挂起轻松的笑容,转身融入那片欢乐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