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洛阳铲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洛阳铲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类似于瓦筒状,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长20至40厘米,直径5至20厘米,一把好的洛阳铲打制完毕,再装上富有韧性的腊木杆并且接上特制的绳索,就可以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处,铲子提起之后,铲头内面会带出一筒土壤。这样不断向地下深钻,盗墓贼就可以对提取的不同土层的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各种包含物进行分析,如果是经过后人动过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筑。如果包括物发现有陶瓷、铁、铜、金、木质物,就可以推断地下藏品的性质和布局。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凭洛阳铲碰撞地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手上的感觉,便可判断地下的情况,比如夯实的墙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样,从而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等情况。
有人称,洛阳铲明代中叶即流传于民间,因为河南洛阳邙山上冢垒嵯峨,几无卧牛之地,地下随葬品埋藏极为丰富。特别是在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后,西方商人为中国的古文物和精美的工艺品所倾倒,往往&ldo;不惜重金,购于黑市&rdo;,从而引发了盗墓者大量挖掘古墓,由于偷挖古墓中明器的需要,从而产生了洛阳铲。
洛阳铲简单地说只是一种工具,一般的使用者可以掌握大概的使用方法,但是具体说来,传统上的洛阳铲,主要指的是特定的运用一定方法使用洛阳铲的人。这些人一般世代相传,过去在职业盗墓者口中有老洛阳铲的说法,指的就是这些经验丰富的使用者,但是由于一些原因,这些世代相传的老洛阳铲在现代几乎绝迹了,因此洛阳铲出于明代中叶一直没有确切的考证。
也有人称,洛阳铲为中国河南洛阳附近农村的盗墓者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1923年前后,马坡村村民李鸭子来到他家附近一个叫孟津的地方赶集,转了一会儿,他便蹲在路边休息。李鸭子平日里以盗墓为生,所以他经常想的也是有关盗墓的问题。这时,他看到离他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包子铺,卖包子的人正准备在地上打一个小洞,他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鸭子的兴趣。因为他看到,这个东西每往地下戳一下,就能带起很多土。盗墓经验丰富的李鸭子马上意识到,这东西要比平时使用的铁锨更容易探到古墓,于是他受到启发,比照着那个工具做了个纸样,找到一个铁匠照纸样做了实物,第一把洛阳铲就这样诞生了。
洛阳铲的制作工序有20多道,最关键的是成型时打造弧度,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带不上土。不仅如此,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新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
此外,挖的墓不同,盗墓工具也不同。探汉墓用洛阳铲演变而成的重铲,挖唐墓时用扁铲(类似鲁智深的月牙铲),进入汉墓墓室(汉墓多为墓坑,多已塌陷)捣土时用滚叉和撇刀。
最近的10年里,无论是希斯还是克洛泽,都在不断地学习关于考古、勘探等方面的东西,因此,无论是工人们在用哪一种类型的洛阳铲掘土,克洛泽一眼就看出,很明显,希斯不是在寻找古墓。
十三、源尽龙河(2)
克洛泽忍住怒火说:&ldo;我想总是最后一个知道事情真象的那个人是我吧?但我奇怪的是,既然你们不那么信任我,为什么还要我这个多余的人跟着你们?&rdo;
希斯笑笑说:&ldo;克洛泽,那么多年啦,你还是一点也没变,其实我并不想对你隐瞒什么?只不过我想,不到最后,你知道的越少对你越好。&rdo;
克洛泽冷笑道:&ldo;希斯,这么多年啦,你也不是一点也没变。谢谢你对我的保护,你是担心我受到威胁时不能保守秘密是不?&rdo;
希斯并不回答,表示默认。
克洛泽怒道:&ldo;可是我并不想一辈子好像一个傻瓜一样,永远只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rdo;
希斯说:&ldo;你想离开这个队伍?&rdo;
克洛泽说:&ldo;不可以吗?反正我什么秘密也不知道,而且我也不想知道。你们不要又告诉我,只凭着一两句&ldo;源尽龙河&rdo;这样的话,我们就要继续寻找那块该死的玉匙,寻找那深埋在沙漠中的宝藏,特别是那神奇的圣药。噢噢,你们不是疯了吧,你们不是真的认为从地下的那条所谓的神秘通道可以进入宝藏的埋藏地吧?&rdo;
希斯沉默了一会说:&ldo;你说的没错!我们可以确切地肯定地下的这条通道一定通向一个宝藏埋藏地,当然,至于是不是我们想找的那个,还不能完全确定。&rdo;
克洛泽以手掩面:&ldo;我的上帝啊!&rdo;
希斯说:&ldo;尽管我们失去了玉匙,但其实我们的手上还有很多的线索。近20多年来,就一直有专家通过从各种渠道所得到的中国古文献、出土文化,通过各种方法,一直在设法还原历史,从而可以肯定传说中的圣药确实存在,传说中的宝藏也确实存在。无论是成吉思汗远征莫斯科,还是拔都汗远征地中海,他们所带回的宝物的去向都成了谜,后人没有人能够找到,而这两批宝物最后消失的地点都指向了中国新疆的两大沙漠,现在我们又将它的范围继续缩小,那就是吉尔班通古特大沙漠。你还记得那块玉匙吧,上面我曾抄下几行字,其中有一句就是你刚提到的源尽龙河,就是这简单的4个字,我们也是花费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才算能够勉强理解它的内容的含义。&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