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正要散会,代善来了。
代善告诉李大亮:“李丞相,下官找了两个通过陆路到过白令海一带去的中年人。他们是黑龙江以北的人,曾经到北方去打过猎。翻译,我们找了几十个人,都是汉族人,现在已经精通女真话了。”
李大亮说:“男爵辛苦了。帮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
代善说:“不辛苦,我愿意为朝廷效力。”
二月八日早上,李大亮的大部队离开了沈阳,向阿城(哈尔滨)方向前进。代善等原来大清的文武官员,都出城来送行。
一路上,李大亮的部队行走在东北平原上,到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在沿途,看惯了关内密集的村落的将士们,这里很少看见房子,很少看见耕种的土地。一旦战马翻起了泥土,就看见可以流油的黑土地。
部队傍晚住铁岭,九日晚住昌图。十日晚住四平。十一日晚住公主岭。十二日晚住长春。十三日晚住德惠。十六日晚到松花江边。
多么好的土地啊!李大亮想起关内没有土地的农民。皇上让没有土地的农民出长城种地的决策,多么英明。我们没有必要分内地财主的土地。限制他们继续购买霸占土地就行了。
二月十七日早上,部队又开始分兵了。一支是北上北令省的部队和松花江北面的地方部队地方官员。一路是松花江南面的地方部队,地方官员。李大亮的大部队则沿着松花江南岸向东北方向前进。
大部队十七日晚上住宾县,十八日晚住木兰,十九日晚住通河,二十日住依兰,二十二日住集贤,二十三日住富锦,二十四日住同江。同江就是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界的地方了。到了这里黑龙江的江面更加宽阔了。
本来黑龙江还是有一层厚厚的冰,李大亮害怕大部队踏冰引起江里的冰断裂,带来部队的伤亡,就命令部队沿河岸走。
二十六日部队到了抚远。
二十七日,部队一字拉开,渡过了乌苏里江,到了伯力。
李大亮看伯力已经到了,就留下孔虎的五万人,要他们在伯力附近,沿黑龙江两岸开辟荒地。李大亮知道,作为一个省的省会,必须要有就近的粮食产区,要有粮食的支撑。开辟荒地是很重要的。
二十八日,李大亮就带着庞龙的第三师的三个团、第四师全部,大约二万人向黑龙江口进发。
三月八日,向导来报告,庙街快到了,黑龙江的出海口也快到了。
李大亮现在不敢马虎,马上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做好战斗准备。传令兵马上就骑着马去传令。
李大亮命令出动两个热气球前去侦查。
热气球的球体、储油桶、吊篮,还分装在各个马匹里。只得马上组装。打开石油,看石油已经凝结了。只得马上来报告李大亮丞相。
李大亮就命令马上架起火来烧烤,把石油花开。
帮热气球的运输的士兵也在那里七手八脚地找来木材枯草,烧起火来,考热储油桶。烤了一会,油桶里的油花开了。
有了油,热气球开始升上天空。李大亮特别交代,要他们穿厚一些,带上望远镜。
两个热气球终于升上了天空,向前去侦查俄罗斯人的下落。
热气球一东一西两面分开向前飞去。
黑龙江出海口是宽阔的河道,还有一层厚厚的冰覆盖着,与遍地的雪花的白色还是有区别的。只见出海口处有一处要塞。上面可能是在煮中午饭露出来了炊烟。
吴成调整了望远镜,只见江边摆了几只木船。正在奇怪没有看见人,一个人从木屋里走了出来。身上背了一支枪。样子有点像大顺军队前一段时间发的新式火铳。
吴成正在观看,可能那个人就是哨兵,也发现了飞在天空的大顺的热气球。可能是由于没有见过好奇,他把屋内的人全部喊了出来。让大家都来看。吴成调整了焦距。看到那些人都是高鼻子。穿着也与他们见到的清军不同。再往前飞,吴成估计了一下下面的人数,估计有六十几个人的样子。哦!好像他们的要塞里还有一门炮。
下面的人对热气球指指点点,可能是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