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的另一边,巡洋舰与驱逐舰的战斗同样惨烈无比。
大夏的六艘“郡”级重巡洋舰和八艘“县”级巡洋舰,对上了西陆联盟的一整个标准巡洋舰编队。
“郡”级重巡洋舰“常山”号,如同一匹骁勇的战马,一马当先,用它装备的九门203毫米主炮,与敌方两艘重巡洋舰展开激战。然而,在混战中,一艘敌方驱逐舰成功地突破了火力网,在极近的距离上,对着“常山”号射出了所有的鱼雷。
“左满舵!规避!”“常山”号舰长声嘶力竭地吼道。
舰体在拼命转向,但还是太晚了。一枚鱼雷,准确地击中了“常山”号的中部弹药库。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只有一瞬间的、令人目眩的强光。“常山”号那近万吨的舰体,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从内部捏碎,化作一团迸射的烈火,瞬间解体。这是巡洋舰在海战中最常见的归宿——殉爆。
它的牺牲,为同伴们拉扯出了空间。“郡”级重巡“雁门”号抓住机会,一轮齐射,将那艘偷袭得手的敌方驱逐舰打成了两截。
战斗变成了血腥的绞肉机。大夏的战舰在性能和火力上不占优,但数量多,但西陆联盟的官兵们却用质量和自杀式的攻击,来弥补这种差距。
一艘西陆联盟的驱逐舰,在被“县”级巡洋舰“安平”号击中起火,即将沉没之际,竟然调转船头,拖着浓烟和烈火,径首撞向了“安平”号!
“安平”号虽然紧急规避,但还是被它的舰艏狠狠地撞上了侧舷。剧烈的撞击,加上驱逐舰上殉爆的深水炸弹,将“安平”号的侧舷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海水疯狂涌入。
在海战中,驱逐舰和巡洋舰这些“小个子”的沉没速度,远比战列舰要快。一艘艘战舰在炮火和鱼雷的交织中,化作燃烧的残骸。黑色的浓烟,几乎遮蔽了整个海域。
“豫州”号的舰桥上,李毅舰长半边身子都是血。刚才一枚15英寸炮弹的近失弹,将整个舰桥的玻璃全部震碎,飞溅的碎片像弹片一样,割伤了舰桥内的所有人。
“损管报告!”李毅抹了一把脸上的血,大声问道。
“报告舰长!c炮塔被击毁!三号锅炉舱进水,动力损失百分之三十!舰体左倾五度,正在全力排水!”
“还能打吗?”
“能打!主炮还能打!弟兄们都还在岗位上!”
李毅的目光,死死地锁定着远处的“勇敢”号。经过长时间的对射,“勇敢”号也同样遍体鳞伤,前主炮塔被一发343毫米炮弹击中,歪向一旁,显然己经失去了作用。
“干得好!继续给我打!”李毅吼道,“就算是沉,也要在它身上再啃下一块肉来!”
然而,就在这时,瞭望哨传来了绝望的呼喊:“右舷!右舷发现鱼雷航迹!至少西条!”
是“皇权”号!它在与“江州”号的缠斗中,抓住了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指挥伴随的驱逐舰,对暴露在阵型外侧的“豫州”号发动了鱼雷突袭。
“豫州”号本就身受重伤,航速大减,机动性极差,面对着这致命的鱼雷,根本无法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