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碾过青石板路,溅起细碎的水花。
江南的雨总是缠绵,如丝如缕地打在车帘上,晕开一片朦胧的水汽。
掀起车帘的一角,顾思瑶望着窗外粉墙黛瓦的苏州小镇,莫名感觉有些沉甸甸的。
“快到了。”燕侯爷握住她微凉的手,“咱们苏州的老宅就在巷尾的第三户,门口那棵百年银杏还是你太奶奶亲手栽的,你母亲最爱的就是那树叶子黄时的景致。”
马车停在巷口时,雨恰好停了。
顾月凡率先跳下车,转身扶着顾月瑶落地,看着眼前熟悉的街巷,轻声道:“这里离咱们家不远,我先带月瑶回去看看,明日一早再来寻你。”
燕侯爷点头应道:“路上小心,代我向你父亲问好。”
顾月瑶则望着顾思瑶,叮嘱道:“认祖仪式有什么事就差人送信,我们很快回来。”
虽然有些不舍,顾思瑶还是笑着点头:“姐姐放心,路上慢些。”
看着兄妹俩的身影消失在巷口,燕侯爷才带着两个女儿走进老宅。
片刻后,两扇崭新的朱漆木门缓缓打开。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拄着拐杖立在门内,青布长衫浆洗得发白,暗淡的眼睛在看到燕侯爷时骤然亮起,又泛起泪光:“是……是侯爷回来了?快进来,快进来!老朽盼了好长时间!”
院内铺着青石板的天井里,早已站满了燕家留在江南的族人。
稍作安顿,顾思瑶便拉着燕希儿的手走到燕侯爷面前,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爹爹,我想先去后山看看母亲。”
听到这话,燕侯爷的心中一软,摸了摸她的头道:“去吧,让族老派个熟悉路的族人领着,山路湿滑,仔细脚下。”
这是顾思瑶第一次来母亲的墓地,幼年被掳走时她根本没有记忆,对母亲的印象,也只有燕侯爷偶尔提起的“温柔坚韧”,和画册里那张泛黄的画像。
后山的小路蜿蜒而上,雨后的草木带着清新的湿意,族里的老仆提着祭品在前引路,顾思瑶捧着一束白菊,燕希儿走在她身侧,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思瑶别怕,有姐姐在呢,娘会保佑我们的。”
墓碑被打理得十分干净,碑上刻着“燕氏婉娘之墓”几个字,旁边嵌着的画像里,女子眉眼温柔,唇角带着浅浅的笑意,竟与顾思瑶有七分相似。
她蹲下身,将白菊轻轻放在墓碑前,像是怕惊扰了沉睡中的人一样:“娘……我是思瑶,我回来了。”
这声“娘”在舌尖辗转了多年,此刻终于说出口,眼泪便忍不住落了下来。
站在她身边的燕希儿,也红了眼眶,她对母亲的印象已经快要忘光了,此刻看着碑上的画像,声音哽咽却带着长姐的沉稳:“娘,希儿带妹妹来看您了,我们都长大了,爹爹把我们照顾得很好,您放心吧。”
听到这话,顾思瑶吸了吸鼻子,轻声说着这些年的事:“小时候我被坏人带走,一直盼着能回家,现在终于回来了。
她抬手抚过碑上的画像,“他们说我长得像您,您要是还在,会不会也像爹爹和姐姐这样疼我?”
老仆在一旁轻声道:“夫人在世时最疼孩子,当年您被掳走,夫人终日以泪洗面,临终前还攥着您的襁褓,说一定要找到你。”
闻言,顾思瑶的眼泪掉得更凶了。
见状,燕希儿伸手替她擦去脸颊的泪水,自己却也红了眼眶:“娘,您放心,我会一直照顾好妹妹,不让她再受一点委屈。”
顾思瑶靠在她肩头,对着墓碑深深叩拜:“娘,您期望的事,女儿今日就会完成,我会在燕家祠堂认祖归宗,以后堂堂正正做燕家的女儿。”
待情绪稍稍平复,两人又对着墓碑磕了三个头,这才下山。
到老宅时,祠堂的香火已经燃起,认祖归宗的仪式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