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脉象比较虚浮时断时续,极不稳定,且脉象平缓没有力。至于方子老臣没带在身上,稍后给小郎君取来。”
“方子,阿娘这里有,倒是不用拿。”长孙皇后说完,转头吩咐:
“去把方子取来。”
“是。”
片刻,宫女把方子拿过来递给李宇。李宇看到,都是些补气养元的药材,还有几味药材倒是不认识随后问了章太医,章太医说是中和药性用的,大概知道了意思。
随后李宇继续询问:
“不知阿娘是否饮酒?”
“少量饮,不过己经很少喝了,只是偶尔家宴或者过年才饮用一些。”
“不知长乐可有过此病。”
“长乐小时候倒是经常生病,不过长大了倒是也好多了。”
“那阿娘的其他子女呢?“
“高明小时候倒是也体弱,长大后就好了。青雀倒是长得壮实,不怎么生病,至于治儿倒是也体弱多病。“讲到这里长孙皇后语气低落。
听完李宇开始低头思考。
更加肯定不是遗传疾病,完全可以排除遗传性。
唯一的解释就是,长孙皇后结婚生子太早,伤及本源。可能跟母亲那一带人结婚早也有关,所以身体免疫细胞低下,体质弱。生的孩子体内没有母亲的免疫传递,所以一出生就体质较差,随着长大才有好转。
一两胎还好,且长孙皇后长期食欲不振,身体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到第三胎以后身体负荷己经很难为后面的孩子保驾护航,所以后面的孩子应该很大可能是在腹中就营养不良,造成身体器官发育不健全。
这也就解释的通为何李治还活到了五十余岁,而长乐等女子早早离世,长乐可能成亲过早有关,后面的女儿更可能是器官等身体的问题。
想想也是毕竟才那么小就成亲,自身都还发育不完全,而且根据历史来看,后来朝代的人不是到了十六岁才结婚吗?所以后来的朝代孩子的存活率也更高一些。
特别是明清时期,明朝成亲制度相对更完善,清朝因为新的农作物所以百姓吃的饱饭,身体素质大大提高。
如此倒是说的通了,为何后来长孙皇后因为风寒没能扛过去的原因,那时候身体己经很差了,导致遇到风寒完全无法抵抗而引起并发症,所谓的气疾,应该就是五脏己经衰竭很严重了,可能引起了肺肿等器官衰竭症状。
“我想我大概知道病因了。“李宇想明白了。
章太医此时也感到不可思议,只是几个问题,问了下脉象,看了下方子就确定了皇后殿下的病因?怪不得小郎君能被皇后能收为子嗣。想来本事很大。
“真的吗?”虽然长孙皇后也己经看开了,但如果能活下去她也高兴。她还想看着她的丈夫实现抱负。
“当然,希望阿娘到时候一定要听我的。”李宇抓过长孙皇后的手放在胸前,认真的说道。
“好孩子,阿娘听你的。”长孙皇后眼睛一红,她是高兴的。
“找个人把陛下叫来孩儿还要交代一下情况,就说我己经找到病因并且有治疗的办法,还需要几个年轻的医生做我的学生。”
“好,阿娘这就让人去。”说完,长孙皇后就让宫女去通知李世民了。
“不知小郎君这是要收徒?”显然章太医觉得李宇医术肯定很高超,又想到李宇的身份,立马问道。
“我打算收几个学医的学生,传授医学知识。”
“老臣家里倒是有俩儿和俩女学习医术,不知小郎君可否愿意收?”章太医连忙说道,同时心里想着,有着皇子身份,还有高超医术,他也想学,但是听到李宇只要年轻的学生,他也打算给自己孩子谋个出路。
“不知多大年龄?”
“大儿子倒是己经三十有六了,还有一个小儿刚满十二,两个小女倒是一个十一,一个十三。”
“不知都能识文断字否?医学知识水平如何?”李宇在这里天天和古人说话,也学到了古人的说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