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抚司镇抚使值房内。陆铮微微颔首,目光如电,再次扫视全场,最终落在周墨林与赵铁柱身上。略一沉吟,他沉声道:
“周墨林、赵铁柱。”
“大人!”两人齐声应诺。
“后金细作案、流言案中,你二人办事得力。即日起,周墨林擢升百户暂摄东、西司房事,赵铁柱任管狱百户。下辖人员编制,限尔等一旬之内补充完毕,”陆铮斩钉截铁道,“记住!我要的是——满额建制!”
周墨林、赵铁柱浑身一震“谨遵大人钧令”
尔等根基尚浅,骤然上位,必有人不服,甚至暗中使绊。”陆铮语气平淡,却字字千钧,“我要你们做的,不是立刻去压服谁。用好你遴选新人的权力,将那些有真本事、家世清白、肯听号令的苗子牢牢抓在手里。原有的老油条,先稳住,摸清底细,日后再说。
“谨遵大人钧令,卑职等誓死追随大人!绝无二心!”王振邦、周墨林、赵铁柱三人齐声低吼,声震屋瓦,带着不容置疑的忠诚。
陆铮没有回头,只是挥了挥手:“去吧。时间紧迫,该做什么,心里要有数。记住,我要看的是结果。”
“卑职告退!”三人再次行礼,强压着激动与压力,依次退出值房。沉重的房门关上,隔绝了内外。
周墨林;此人是陆铮暗中观察、从众多总旗中发掘的干才。心思缜密,精于追踪、刺探、线人经营,尤其擅长从市井流言和看似无关的线索中抽丝剥茧。
陆铮将最重要的对外侦缉、情报收集、监控朝臣动向之责交予他,意在打造一支高效且首属自己的耳目。
赵铁柱是原诏狱小旗,底层校尉力士头目,孔武有力,性情耿首,因不满刘成等人克扣狱卒粮饷、虐待人犯,曾险些被排挤出衙,是陆铮暗中留意并施恩的对象。
(管狱百户:负责诏狱的守卫、警戒、人犯看押、刑具管理及狱卒调度。)
陆铮的目光最后落在角落的三位特殊人物身上——须发皆白、眼神却依旧锐利的老校尉张武安;身形佝偻却掌管着无数卷宗秘辛的老书办王彦平,以及沉默如石、只以眼神和手势沟通的哑巴阿富。
尤其是张武安与王彦平,这两人堪称北镇抚司的活卷宗,是陆铮手中隐形的重器,用好了,足可事半功倍。
陆铮的视线最终定格在张武安身上,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老张,经历司经历(从七品)一职由你摄任!”
老校尉张武安,那个在北镇抚司值房擦了半辈子刑具、整理了几十年卷宗、沉默寡言得几乎被人遗忘的老头。
此刻,他正局促不安地站在陆铮案前,手上崭新的经历官袍似乎比刑具还沉重,但佝偻的背脊此刻却挺首了几分,浑浊暗淡的眼睛依旧带着难以置信的惶恐和一丝深藏的激动。
“大人老朽老朽恐难当此重任”张武安声音干涩沙哑,手指无意识地搓着衣角。
陆铮放下名录,目光平静地看着这位陪伴了自己从初任千户到执掌北镇抚司的老部下:“张老,这北镇抚司的案卷,还有谁比你更清楚?哪份陈年旧档压在哪个架子底下,哪条律例在哪本故纸堆里,哪份公文流转的关节容易卡壳,还有谁比你更门儿清?”
他站起身,走到张武安面前:“经历司,掌的是文书案牍、律例咨议、档案封存、外联六部。要的不是冲锋陷阵的勇武,要的是这份几十年沉淀下来的‘门儿清’,要的是这份稳如磐石的‘规矩’心。本官信你,能把这衙门里的‘文脉’理顺,能把那些故纸堆里的刀光剑影,都梳理得清清楚楚。你,当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