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大明卫生院电话 > 第55章 敲定(第1页)

第55章 敲定(第1页)

“陛下,后金屡犯辽东,非但未能从袁督师手中讨得便宜,反折了老酋努尔哈赤!袁督师多年经营关宁锦防线,堡垒坚固,兵精粮足尤以关宁军战力为强。后金此前强攻宁远、宁锦之战皆遭挫败。贼酋深知辽东防线坚不可摧,若再正面强攻,徒耗国力,难有寸进!

北地苦寒,粮秣匮乏。后金亟需扩张劫掠土地、人口、财富以固其权、转嫁内忧。如此,其必另寻他途!”

王洽拱手进言:“陛下明鉴!蓟镇、宣大等地,兵多老弱,武备废弛,又无辽东那般星罗棋布的坚固堡垒互为犄角。加之走私猖獗,后金细作渗透其中,防线如同虚设!臣料后金必会避实击虚,绕开辽东,择蓟镇这薄弱处突入!”

崇祯眉头紧锁,疑虑道:“若后金未至,岂非徒耗功夫?”

王洽连忙回道:“陛下!若待贼虏真个破关而入,则为时晚矣!况调西南土司协防京畿,亦能整饬京营,实为一举多得。”言毕,他忧色更深,“陛下,我大明府库早己捉襟见肘!今幸得抄家之资数百万两。此乃整肃吏治、清丈田亩、厘定赋税之天赐良机啊!”

大殿一时陷入沉寂。陆铮对王洽之言亦心有戚戚,这大明江山,非止他一人在负重前行。后世有言:大明二百七十六载,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此是何等之刚烈气魄!

陆铮出列,打破沉寂,神色坚毅:“陛下,臣愿率锦衣卫,全力襄助王大人!九日后,臣将于南郊校阅锦衣卫全体校尉。陛下若得闲暇,臣斗胆恳请圣驾亲临!”

陆铮挺拔的身姿则如磐石般坚定,目光灼灼地望着御座上的天子。

半晌,崇祯紧锁的眉头并未舒展,但眼中的疑虑似乎被一种决绝取代。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王卿所虑,深合朕心。辽东之固,乃袁崇焕之功,然贼酋狡诈,避实击虚,确是心腹大患!蓟镇、宣大,糜烂至此,朕痛心疾首!”他猛地一拍扶手,声音陡然拔高,“不能坐以待毙!”

“王洽!”

“臣在!”王洽心头一紧,连忙应声。

“着你即刻以兵部之名,行文西南诸土司,晓以利害,命其速遣精兵,北上勤王!着户部核算粮饷,沿途州县务必保障供应,不得有误!”崇祯语速极快,显示出内心的焦灼与急迫。

“臣遵旨!”王洽心中一块巨石落地,却也知这调兵之令执行起来千难万难,西南路途遥远,土司心思各异,粮饷更是大问题。但此刻,天子终于下了决心。

“京营!”崇祯的目光带着不满,“整饬京营刻不容缓!待到西南土司入京,王卿便着手整顿京营!汰除老弱,补齐缺额,严明军纪!日后,朕要亲阅!若仍是乌合之众,休怪朕不讲情面!”

最后,崇祯的目光落在陆铮身上,那锐利的眼神似乎要将这位锦衣卫指挥使看穿。“陆卿。”

“臣在!”陆铮抱拳,声音铿锵。

“你说要朕亲临南郊校阅锦衣卫?”崇祯的眼神带着一丝探究。

“是!陛下!”陆铮毫无惧色,朗声道,“锦衣卫乃天子亲军,拱卫京畿,侦缉不法,责任重大。值此多事之秋,臣欲整肃部伍,重振鹰扬之姿,以报陛下信重!九日之后,南郊校场,臣请陛下亲临检视,以励军心,以彰国威!

届时,臣麾下所有校尉、力士,定当阵列齐整,弓马娴熟,必不负陛下所望!”他话语间充满自信,仿佛要让这沉寂的大殿也感受到一股锐气。

崇祯紧抿的嘴角似乎松动了一丝,他深深地看着陆铮,又扫了一眼案头那份关于抄没巨额家产的奏报。王洽关于整顿吏治、清丈田亩的话再次回响在耳边。这抄家所得的银子,是救命的稻草,也可能是烫手的山芋。

“好!”崇祯终于吐出一个字,带着一丝决断,“九日后,朕亲临南郊校场,一观我锦衣亲军气象!”他顿了一顿,目光如电,扫过王洽和陆铮,“王卿所言整顿吏治、清丈田亩之事,确为固本之策。陆铮!”

“臣在!”

“锦衣卫,当为天子耳目爪牙。日后抄家所得,数目巨大,牵涉必广。朕命你,全力襄助王卿办理此案后续事宜!凡涉贪墨、隐匿、抗拒清丈者,无论勋贵朝臣,许你锦衣卫便宜行事,先拿后奏!务必将这笔银子,每一两都用在刀刃上,用在整军备饷、稳固国本之上!你可明白?”

“臣!陆铮!领旨!”陆铮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带着凛然的杀气,“陛下放心,臣与锦衣卫,定当以雷霆手段,涤荡奸佞,为国库开源,为陛下分忧!”他知道,崇祯这道旨意,既是赋予他巨大的权柄,也是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更意味着锦衣卫这把刀,将再次染血。但他义无反顾。

“嗯。”崇祯微微颔首,脸上疲惫之色难掩,但眼中燃烧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光芒。他挥了挥手,“都下去办差吧。王卿,调兵之事,火速办理!陆卿,校阅与协查,不可懈怠!”

“臣等告退!”王洽与陆铮齐声应道,躬身退出大殿。

走出乾清宫,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王洽长长舒了一口气,心中既有达成目标的些许宽慰,更有对庞大任务和未知风险的沉重压力。他看向身旁神色刚毅的陆铮,低声道:“陆指挥使,清丈田亩、追查赃款,触动甚广,荆棘遍地,日后还需仰仗贵卫之力了。”

陆铮目光投向宫墙外,仿佛己看到南郊校场上即将扬起的烟尘和绣春刀的寒光,他沉声回应:“王部堂放心,锦衣卫职责所在,定当戮力同心。只是这蓟镇之防、西南之兵、京营之整、吏治之清,桩桩件件,皆如千钧重担。我等唯有尽人事,听天命!”

“陆指挥使,”王洽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西南调兵,文书易下,然路途迢迢,土司心思难测,粮饷转运更是千难万阻。恐非旬月可至,更遑论形成战力。这蓟镇之危,迫在眉睫啊。”他望向西北方向,仿佛能听到边墙外呼啸的风声里夹杂着铁蹄的轰鸣。

陆铮按了按腰间的绣春刀柄,冰凉的触感让他心神稍定。“王部堂所言极是。贼酋狡诈,必不会坐等我援兵齐备。九日后的校阅,便是第一步。锦衣卫必须展现出足以震慑宵小、拱卫京畿的力量,哪怕只是表象,也能暂安人心,为整饬京营和蓟防争取些许时日。”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宫门两侧肃立的侍卫,声音更低:“至于清丈田亩、追查赃款之事…陛下赋予‘先拿后奏’之权,既是利剑,亦是枷锁。此令一出,朝野震动,暗流必汹涌而至。王大人,你我需如履薄冰,更要…雷霆万钧。那些盘根错节的蛀虫,是时候清一清了。银子,必须用在刀刃上!”

王洽沉重地点点头,他知道陆铮此言非虚。这数百万两抄家银子,是救命钱,也是催命符,不知多少双贪婪的眼睛在暗中觊觎。“陆指挥使,万事小心。本官即刻回部里行文西南,并着手拟定蓟镇、宣大防务的紧急整顿条陈。清丈一事,待校阅后,你我需再详细筹划。”

“好!”陆铮拱手,“告辞,王部堂保重。”

两人不再多言,各自翻身上马,带着随从,朝着不同的方向疾驰而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