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拉普兰集团军的消灭,大大减轻了芬兰人的负担。11月23日,芬兰军队从南方推进到了挪威边界。与此同时,他们正在陆续复员中,到了12月1日,芬兰人已把他们的军队削减到规定的大约三万九千人的平时编制。用这样小的一支军队来对付残余的作了充分防御准备的德军,是不可能取得迅速进展的。因此,在1945年的头三个月中,芬军进展比较缓慢,战绩不显着。3月1日,芬兰政府才迟迟对德宣战,从而使9月15日以来就进行着的战斗合法化。4月11日,对残余德军发动了一次春季攻势,到4月底,芬兰境内就不再有德国军队了。
(三)巴锡基维政府和芬兰政治的向左转
停战一经实现,在芬兰,特别是在社会民主党内部,立即出现了一股强烈反对那些同战时政府有关系的政界人物的力量。这个党的领导人唐纳是战时内阁的阁员,素以仇视苏联闻名。正是由于人们对唐纳和其他战时领导人表示不满,才导致1944年11月17日在巴锡基维领导下成立一个新政府,并使芬兰的政策有了一个新的方向。巴锡基维政府不包括战时政府的任何领导人,但他却邀请了一些极左的政治活动家,甚至还邀请了新近重建的共产党的一名党员参加他的内阁。巴锡基维所宣布的施政方针更是同过去一刀两断,说他将设法同苏联达成&ldo;尽可能好的谅解&rdo;,并将致力于&ldo;诚心诚意地履行停战协定的各项条款&rdo;。
社会民主党内部有人起来反对唐纳的领导,这还导致了其他一些事态发展。很多持反对意见的人退党,参加了新成立的、同共产党结盟的&ldo;人民民主联盟&rdo;。然而,最重要的国内问题还是即将于1945年3月举行的选举和芬兰今后的领导权问题。当雅尔塔宣言宣称盟国打算在必要时干预前轴心国附庸国的内政时,芬兰人对自己所处地位的担心加深了。1月间,左翼方面要求巴锡基维把战时领导人逮捕起来交付审讯。巴锡基维就这一问题的法律依据征询了前总统斯托耳伯格的意见后宣称,芬兰没有哪一条法律规定过可以把犯了政策错误的公选的领导人交付审讯,不过他要求战时领导人以苏芬关系为重,今后不要谋求担任公职。于是同战时政府有牵连的一些议员候选人退出了竞选,从而为左翼打开了上台的道路。不仅如此,就在选举前夕的3月17日和18日,巴锡基维再次提醒芬兰人民认识这次选举对芬兰的重要性,要求他们给予议会一个&ldo;新面貌&rdo;。巴锡基维的这两次讲话,就同前些时候由政府成员、前工会领导人埃罗&iddot;武奥里所作的那篇强调雅尔塔宣言对芬兰独立的含义的讲话一样,都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选举举行了,俄国人没有插手干涉。选举结果是,人民民主联盟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人民对极左翼各党派的支持,在巴锡基维4月间组成的新政府中得到了反映。人民民主联盟的成员得到了内阁中某些最重要的部长职位,其中包括教育部和国防部,内政部长的位置则给了共产党人伊尔耶&iddot;莱诺。但在4月间,三个主要政党宣布,它们打算相互合作,以设法解决芬兰面临的许多问题。
1945年4月新内阁的成立,使巴锡基维能够推行其奠定对苏友好基础的政策。在新成立的拥有极多会员的苏芬协会之类的组织的帮助下,开展了一个对芬兰人民进行&ldo;再教育&rdo;的运动。军事性的和&ldo;法西斯类型的&rdo;组织,连同一些具有&ldo;沙文主义&rdo;倾向的文化团体,都被取缔。凡是用1939年以前的观点来看待芬兰历史的戏剧和书籍,都遭到禁止。新任教育部长是人民民主联盟的成员,他负责保证使芬兰历史教科书里反俄的部分统统删除或改写。同时,开展了一个运动以清洗文职人员和军队里的&ldo;法西斯&rdo;分子。
(四)1944-1946年间芬兰的经济问题
芬兰除有许多其他问题外,还由于停战协定所规定的领土改变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失调。芬兰不得不作出调整,以便自己适应于卡累利阿地区工业和资源的丧失,适应于它那残破了的运输系统,而与此同时,它还必须收容安置那些割让给了苏联的领土上的居民。此外,按照停战协定,它还有义务在六年内向苏联偿付价值三亿美元的赔款,而且它必须发展工业来生产所需的商品。因此,在停战后的最初几年里,芬兰在经济上完全处于苏联的摆布之下。但是,虽然这个任务乍看起来几乎是无法完成的,芬兰人民却表现出非凡的韧性,他们以巨大的决心挑起这副重担,履行他们对苏联的义务。
1944年10月,停战协定签署后几星期之内,就任命了一个专门代表团同苏联当局讨论赔款问题。在赫尔辛基谈判了几个星期之后,签订了一项协议,规定芬兰交出总值达一亿七千五百万美元的机器和船只,其余一亿二千五百万美元的赔款则以木材和同木材工业有关的其他产品支付。支付的办法是每年交付价值五千万美元的货物。双方商定以1938年的物价水平作为支付的计价标准,每类货物的具体结算价格则在这一标准的基础上稍为增高一些。这意味着大大增加了赔款的总数。
大战前很兴旺的芬兰木材工业,没有多大困难就恢复了。停战后不久,瑞典就对邻国进行援助,给予信贷,让它购买原料,以建立其金属加工工业。瑞典还向芬兰提供了许多过去从德国进口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