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对外国的援助并不总是带来感激的。不管南斯拉夫人怎样慷慨,他们的光临这件事本身就很可能在一个较为原始的国家中引起反感。曾被南斯拉夫共产党人如此雄辩地痛加谴责的西方&ldo;帝国主义&rdo;官员们,对此是富有经验的。看来很清楚,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领导人中,有的是南斯拉夫的朋友,有的是南斯拉夫的批评者。主要的朋友是内务部长科奇&iddot;召捷。1947年,当斯大林向卡德尔问起他对阿尔巴尼亚的那些领导人的看法时,卡德尔不无天真地答道,他认为恩维尔&iddot;霍查&ldo;总的来说是好的,是诚实可靠的,虽然他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某些特点&rdo;,并&ldo;缺乏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训练&rdo;,但是,&ldo;那里最优秀、最坚持不渝的人是科奇&iddot;召捷,他是一个工人,虽然也缺乏训练&rdo;。1946年,阿尔巴尼亚著名共产党人塞于富拉&iddot;马莱绍瓦的失宠可能是由于他反对南斯拉夫人。兰科维奇于1946年5月告诉斯大林,召捷是阿尔巴尼亚政治局里最受信任的人,又说该政治局已&ldo;揭露出一些错误&rdo;,而塞于富拉&iddot;马莱绍瓦是应该对这些错误负责的。
根据本书写作时所能得到的很少一点点材料看来,似乎在最初两年中,苏联政府把阿尔巴尼亚完全放手交给了南斯拉夫人,但在将近1947年底时,也就是说在他们改变对南政策的同时,也改变了这一政策。12月间,签订了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联盟条约。很明显,没有苏联的同意,这是做不到的,因为保加利亚完全处于莫斯科控制之下。南斯拉夫对保阿条约的反应没有公开表示过。1948年初,恩维尔&iddot;霍查要求南斯拉夫人派两个师到阿尔巴尼亚南部,以便万一希腊前来进攻时可以加强自己。这时希腊内战正全面展开,希腊共产党人正从阿尔巴尼亚取得大量援助。南斯拉夫政府原则上决定答应阿尔巴尼亚的要求,而且是事前未同莫斯科商量就作出这一决定的。在1948年2月的会谈中,斯大林就拿这一点来责备南斯拉夫政府。南斯拉夫人不无理由地认为,霍查向他们提出请求,是斯大林为了要使他们为难而挑唆出来的。前面提到过,斯大林在2月会谈中怂恿南斯拉夫在同保加利亚组成联邦后并吞阿尔巴尼亚。这个建议该怎样解释,不是最清楚。可能在这个时候,俄国人的如意算盘是在巴尔干半岛上建立一个单一的共产党国家。在这个南部斯拉夫人的联邦中,将让更为可靠、更为驯顺而且在地理上更容易接近的保加利亚人占有支配的地位。通过保加利亚人,莫斯科可以更紧密地控制包括南斯拉夫在内的整个联邦,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它进行清洗,加以统治。很自然,阿尔巴尼亚应该归入这一扩大了的国家。保加利亚人于是可以在马其顿共和国中建立他们的势力,最后,从保加利亚经过马其顿通往阿尔巴尼亚的铁路交通线就可以开辟出来(这是俄国人加紧他们在巴尔干扩张的一个老计划)。这个包罗万象的巴尔干共产党国家将能对希腊共产党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最后将能成为对意大利的严重威胁。
这个计划在南斯拉夫拒绝同保加利亚结成联邦的情况下成为泡影。既然南斯拉夫现在要脱离苏联集团,对苏联来说,就有必要把阿尔巴尼亚从南斯拉夫的势力下抢救出来。因此,苏联的政策现在是支持阿尔巴尼亚的一切反南分子,科奇&iddot;召捷遭到了贬黜,后来还被处以绞刑;通过一场对&ldo;民族敌人&rdo;塞尔维亚人发动的仇恨运动,恩维尔&iddot;霍查在莫斯科以及在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者面前都立了一功。
这样,我们所能掌握的并不充分的材料表明,标志着阿尔巴尼亚战后历史第一阶段终结的南阿破裂,并不是南斯拉夫和苏联关系破裂的原因,而是其结果。
第十章捷克斯洛伐克1945年春至1947年2月和约的签订伊丽莎白&iddot;威斯克曼[英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1955
1945年4月3日,贝奈斯总统从伦敦经莫斯科回国,在当时已经解放了的那部分斯洛伐克领土上的科希策市,建立捷克斯洛伐克临时政府。1944年斯洛伐克起义时的情势使他不能不接受起义领袖们要求斯洛伐克自治的主张,但是,虽然布拉迪斯拉发第二天就解放了,他还是不同意斯洛伐克人要把政府设在那里的要求,而宁可留在科希策,直到回布拉格的时候为止。人们看到,贝奈斯总统对于他同苏联的关系是比较乐观的;他认为他的国家在对外政策上能够而且应该同莫斯科合作,他又采取了一种类似于英国工党的态度,认为在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共和国内,有必要广泛实行国有化。
随同贝奈斯在一起的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政治流亡者,既有来自伦敦的,也有来自莫斯科的:看来他的对俄政策防止了他们之间的摩擦‐‐的确,也有人认为他的这次重访莫斯科,防止了一个共产党赞助的政权抢先一步把他完全排斥在外。不管怎么说,国内绝少有什么对手能够蔑视这些回国的流亡者;国内的抵抗运动主要是由捷克人在伦敦搞的广播鼓舞起来的,它的一些幸存的领袖如前布拉格市长增克尔等都曾关在德国集中营里。因此,在这位总统身上体现着全国的团结,在那时全国团结已成为现实,而不只是自我吹嘘。这一团结由于组成了一个包罗四个捷克政党和两个斯洛伐克政党在内的民族阵线而有了进一步的表现,这四个捷克政党是:捷克国家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天主教人民党和捷克共产党,两个斯洛伐克政党是斯洛伐克民主党和斯洛伐克共产党。其他政党在法律上是不许存在的,也就是说不允许有公开的反对派,这种决定似乎很难同贝奈斯所代表的西方传统相符合,这样做的理由据说是因为当初第一共和国就是吃了政党过多的亏,总的来说,这确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