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贞病好了,小厨房也没撤,饭菜平常都是大厨房统一配送,这小厨房也就烧水,她院子里一个姓赵的妈妈善做糕饼,做出的点心不比外头丰泰楼名吃差,时常做个一两样,绾贞解解馋。
绾馨看巧珊下了台阶,凑近绾贞悄声道:“前儿,太太屋里抬进来不少箱笼,我想太太东西多,等人都走了,我看见陈妈妈和素兰姐正给箱笼上锁,是刚抬来的,不少都是空的”。
绾贞低头寻思片刻,突然抬头,急道:“这事妹妹没同旁人说吧?”
绾馨看她盯着自己,敛了笑容,有点吓住,本能地摇摇头小声道:“没说”。
绾贞松了口气,虽然猜不出什么缘故,但此事一定有玄机。
刚坐了一会,绾馨房中的丫鬟找来道:“八姑娘,太太唤你”。
丫鬟帮她穿上绣鞋,绾馨忙忙就走了。
巧珊端了个剔红缠枝莲托盘,上面摆放着一白玉碟子,满满一碟子大个鲜红的樱桃,挂着晶莹水滴,看着喜人。
巧珊朝周围瞅瞅,奇道:“八姑娘去那里了?”
绾贞道:“有事走了,你找个家伙盛了给她送去”。
巧珊答应却站着没动,压低声道:“姑娘,外面人都说咱们太太把沈府大半个家都搬去娘家,二三十个箱笼装的都是金银”。
绾贞往上房方向看了看,越觉蹊跷,总觉得有什么事发生。
☆、7老爷重口味
“主子,老爷这几日不是在上房,就是去喜姐屋里”,四姨娘房中的丫鬟芍药道。
张氏把唇咬得发白,瞅着上房方向恨恨地道:“她把小孙氏抬了姨娘,还把丫鬟喜姐给了爷,就是想来分我的宠”
芍药奉承地道:“她们怎配和主子争,主子有小爷”。
一句话提醒了张氏,二房无嫡子,姨娘丫头都想方设法勾搭老爷,上赶着往身上贴,巴望着生下儿子,将来老爷要是没了,太太也就是个摆设,儿子还不是听亲娘的。
转念,吴家若帮老爷把官谋成了,太太大功一件,进京老爷还要依靠吴府,还不是什么都听太太的,宝儿记名的事就更难了。
张氏拧着手里的帕子,突然,灵光一闪,想出一个主意,对芍药道:“你去把五姑娘叫来”。
一会沈绾珠来了,进门看张姨娘桌子上铺着纸张,旁边备有笔墨砚台,诧异道:“姨娘不识字,这是要写什么要紧的东西”
张姨娘走去把隔扇门关上,拉过她,道:“姑娘,你帮姨娘写上把你弟弟记在太太名下,以你父亲的口吻”。
沈绾珠明白过来,笑道:“姨娘这招高明,立下字据,哄父亲盖上印信,不怕将来父亲不认”。
说罢,措辞打好腹稿,一挥而就,写完,给张姨娘念了一遍,张姨娘满意,待墨干透,仔细地收起来。
命一个小丫鬟道:“去看看老爷回来没有”。
一会,派出去的丫鬟气喘嘘嘘回来道;“老爷去了喜姐的屋里”。老爷若去吴氏上房,张姨娘不敢公然去抢人,但喜姐一个通房,位分上她压了喜姐一头。
张氏弄粉调朱,打扮得风娇水媚,轻移莲步往喜姐的屋子,喜姐丫头守在明间门口,看张氏来,忙小声道:“老爷在里面”。
张氏也没理会,抬腿进了堂屋,那丫头想拦却不敢拦她,只得小声又提醒了一句:“姨娘,老爷在里面”。
张姨娘置之不理,进了堂屋,看东间门掩着,往东间走,小丫鬟跟在身后干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