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破茧几个案子 > 第15章 线头还热着(第1页)

第15章 线头还热着(第1页)

那一声接一声的应答,并非来自屋檐的铁皮,而是从江临风的心底深处传来,与窗外山脊上沉默的线路塔产生了某种横跨时空的共振。

吴守业不是在招魂,他是在寻找一个能听懂沉默的同类。

那句“线头还热着”,既是挑衅,也是邀请。

江临风转身,脸上没有破案后的轻松,反而多了一层深不见底的凝重。

他拿起桌上的座机,拨通了林川的内线,声音沉稳而有力:“林局,申请召开专案组紧急会议,我有新的方案。”

半小时后,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投屏上,“声音档案项目”几个大字被一行更具冲击力的新标题覆盖——“沉默回响计划”。

江临风站在屏幕前,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一脸严肃的林川,眼神里闪烁着技术狂热光芒的金小霜,以及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刑警。

“各位,我们一直以来的思路,是把吴守业当成一个线索提供者,一个被动的‘声音保管员’。但我们都错了。”江临风的声音不高,却足以让整个会议室落针可闻,“他不是保管员,他是一个构架师。他用二十年的时间,沿着珠城广播的废弃干线,建立了一个庞大而隐秘的监听网络。那些磁带,不是他收集的全部,甚至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是他故意抛出来测试‘接收者’的诱饵。”

他指向电子地图上那条从珠城延伸至花都的红色广播干线。

“孙玉花警官提到的花都少女失踪案,发生在中继盲区。吴守业为什么要去巡一条没有信号的废线?因为信号是他自己搭建的!他利用老旧的电话线、废弃的电缆,甚至是地下水管的金属共振,将那些‘沉默’的现场环境音,像水一样,引流、储存、再分发。”

“你的意思是……”林川眉心紧锁,掐灭了烟头,“他把整个珠城-花都地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耳朵?”

“可以这么理解。”江临风点头,“而我们,刚刚通过了他的第一次测试。那句‘线头还热着’,就是他发来的回执。他在告诉我们,这个网络,至今仍在运行。那些被剪断的声音,那些被遗忘的罪案现场,依然在某个我们不知道的节点上,静静地回响。”

金小霜的呼吸有些急促,她推了推眼镜,紧盯着屏幕上的线路图:“江队,你的意思是,我们不用再一卷一卷地去找磁带了?我们可以……直接接入他的网络?”

“正是此意。”江临风的眼中终于透出一丝锐利的光芒,“‘沉默回响计划’的核心,就是从被动接收,转为主动介入。我们要做的,不是寻找吴守业留下的‘遗产’,而是要接管并升级他这套系统。我们要以原广播干线为骨架,利用现代的分布式存储和信号分析技术,让那些沉寂在时间褶皱里的声音,重新被激活、被听见。每一座废弃的信号塔,每一个中继站,甚至每一根老旧的电线杆,都将成为我们的‘耳朵’。”

整个会议室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这个计划太过大胆,甚至有些天方夜谭。

它已经超出了传统刑侦的范畴,更像是一项情报工程,或者说,一场与一个神秘对手跨越时空的博弈。

最终,是林川打破了沉默。

他站起身,走到江临风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说了一个字:“干。”

计划立刻启动。

金小霜带领技术小组,开始对珠城所有公开及半公开的线路图纸进行数字化建模。

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试图从庞杂的民用、商用、军用线路图中,梳理出那条属于吴守业的“幽灵网络”。

赵婉华则负责对已有的磁带进行更深层次的修复和解析,试图从中找到吴守业构建网络时留下的技术指纹,比如特定的焊接手法可能产生的电流噪声,或是某种特定型号的放大器留下的独特频率。

江临风则把自己关在物证中心,一遍又一遍地听着那些磁带。

他不再仅仅关注其中的内容,而是开始倾听“内容之外”的东西——录音的间隔、磁带切换的空隙、背景噪音的微妙变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