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宣传任何人,无论是吴守业,还是我自己。”江临风补充道,“我只是让声音,替那些无法开口的人,自己说话。这也是‘声音档案’的本意。”
说完,他没有等待对方的回应,径直挂断了电话。
他知道,自己和董正然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但这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他现在是“代听者”的继承人,他要对得起那些信任他,或者说信任吴守业的人。
他回到电脑前,调出了“声音档案项目”的后台管理界面。
主页上,那七个刚刚被补录进去的名字,张建国、陈秀英、林阿强……正静静地排列在那里,每一个名字后面,都链接着一段音频,一个家庭,一段被强行中断的人生。
而在“代听者名录”一栏,吴守业、韩卫国、黄阿婆、李春来……这些名字也同样在列。
他的目光在屏幕上移动,调出了一张更为宏大的视图——分布式节点网络图。
这张图是金小霜根据吴守业留下的线索和现有公共广播系统数据整合出来的,上面用闪烁的光点,标注出了每一个理论上可以被“声音档案”唤醒的节点。
花都、珠城、广城是三个最密集的亮斑,但除此之外,星星点点的光芒遍布了全国的版图,从东南沿海的渔村,到西南的深山,再到西北的戈壁。
每一个光点,都可能代表着一个像吴守业一样的“代听者”,一个潜在的“临时接点”,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吴守业的网络,比他想象的要庞大得多,也深远得多。
他留下的不仅仅是七个接点,更是一整套理念和一张等待被点亮的网络。
江临风感到一阵莫名的激动,同时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是一个由无数孤独的坚守者组成的无形联盟。
他放大地图,指尖在触摸板上轻轻滑动,视线逐一扫过那些遥远的光点,仿佛在巡视自己的疆域。
每一个节点都正常地反馈着“在线”状态,绿色的光点稳定而有力,像是一颗颗坚定的心脏。
他看到一个节点位于西北边陲,地理坐标显示那是一片广袤的干旱地带,周围人烟稀少。
他想,在那样的地方,是怎样的一个人,在坚守着怎样的声音?
就在他凝视着那个遥远光点的时候,屏幕上代表它的那个绿色光点,毫无征兆地闪烁了两下,仿佛信号不稳的烛火,随即,颜色由明亮的绿色,瞬间黯淡下去,变成了代表“连接中断”的灰色。
系统日志立刻弹出一条自动生成的记录:[节点734-W-OB-01&bp;信号丢失,尝试重连失败。
节点离线。
]
江临风的瞳孔微微收缩。
办公室里,钱凤仪还在耐心地接着电话,安抚着电话那头激动或悲伤的情绪。
窗外,城市已经完全苏醒,车水马龙,充满了新一天的喧嚣。
一切似乎都步入了正轨,正义的曙光仿佛已经在地平线上升起。
然而,江临风的目光却死死地钉在那片代表着广袤无人区的灰色标记上。
一种难以言喻的寒意,顺着他的脊椎悄然爬升。
网络,断了一根线。
那个孤独的、在西北戈壁上闪烁的光点,熄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