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历史晚清时期 > 第37章(第1页)

第37章(第1页)

此时,正在外地召集勤王兵的干王洪仁玕听说天京围急,急欲赶回天京,但在路上就得知天京陷落,幼主到了广德,洪仁玕于是又赶到那里与他们会合。洪天贵福见了族叔后,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赶紧封洪仁玕为军师。

好不容易喘了口气后,李世贤跟洪仁玕说:&ldo;如今天京虽然已经失陷,但好在幼天王已经脱险,革命还有希望。现在长江以南堵王黄文金和康王汪海洋的兵力,加起来有三十多万;长江以北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加上张宗禹(捻军)的兵力,大概也有六七十万,如此算来,我们还有百万之众,只要团结一心,还是能够横行天下的。当今之计,最好是以幼天王为号召,让堵王赶紧和康王合兵一起,增加彼此的势力,然后直捣湖南,夺取长沙。到时继续北上,会合汉中陈得才和张宗禹之兵力,就有百万之众了。等到大兵集合在一起,我们立刻杀奔关中,夺取咸阳,再图中兴之业。&rdo;

李世贤的计划,和道州举人胡孝先最开始时向洪秀全提出的建议,几乎如出一辙。只不过,他估计的兵力,里面是大有水分的。

洪仁玕听后表示同意。于是两人领着幼天王,带领残余兵力,赶到浙江湖州去见堵王黄文金。当时太平天国的叛将蔡元隆,帮助清军攻占了湖州,堵王黄文金恼怒,正把湖州围了个水泄不通,但这个蔡元隆在城内坚守不出,黄文金听说城内粮食吃完,连战马也吃了,心想一定要破城宰了这个叛徒。

李世贤和洪仁玕两人都劝黄文金不要在这里纠缠,不如赶紧穿过江西,西进湖南,然后北上汉中和江北的太平军余部会合,再图大业。但黄文金不听,说:&ldo;这个该死的叛徒已经弹尽粮绝,我马上就可以破城,必须杀了他才能泄我心头之恨。&rdo;

两人见黄文金如此顽固,也没办法,毕竟这是黄文金的地盘。黄文金围了湖州一个月,最终攻破湖州并抓到了叛徒蔡元隆,但他的手下却私自把蔡元隆放跑了。紧接着,湘军的主力部队杀到,太平军在败退中,黄文金中炮身亡,该部太平军损失过半。

剩下的太平军在李秀成和洪仁玕的带领下,想南下会合康王汪海洋,但在江西境内遇到左宗棠的军队追击,太平军又被打得大败,最后只剩下两三千人。随后清将席宝田又带兵追来,结果洪仁玕在1865年10月于江西石城被俘虏,幼天王再次走失,剩余的太平军也作鸟兽散。

很遗憾的是,这时洪仁玕一行人与汪海洋所部的距离,大概只有30里之遥。

1865年11月23日,洪仁玕在南昌被处死。死前,江西巡抚沈葆桢见他是个人才,还曾派当时已经降清的原太平天国听王陈炳文去诱降他,但被洪仁玕严词拒绝。他在自己的遗言里说,&ldo;今予亦只法文丞相(文天祥)已&rdo;,&ldo;我鞠躬尽瘁,唯求速死&rdo;。临刑前,四十三岁的干王赋诗一首:&ldo;我今即永逝,一语贻后贤;天国祚虽断,复生待他年&rdo;,实现了他&ldo;宁捐躯以殉国,不隐忍以偷生&rdo;的誓言。

再说幼天王洪天贵福,在和大部队走散后,吓得躲进了山中。洪天贵福当时只有十六岁,从小长在天王府,没有见识过外面的世界,也没有丝毫的生活自理能力。小孩子躲进深山三天三夜,渴了掬把山泉水喝,饿了只能靠摘野果充饥。

但洪天贵福最后还是饿得不行,只好蹒跚着独自下山,但脚下的鞋因为在清军冲击的时候已经丢失,只能光着脚丫强撑着,好不容易走到山下,两个脚板早已经满是水泡,小天王痛得坐在路上低声哭泣。

说来也巧,其实当时汪海洋的军队刚从他的不远处经过,洪天贵福也看见了,但因为脚痛,赶不上这些人行军的速度,洪天贵福又不敢喊,最终没有及时会合。过了一天,路上有难民成群结队地经过,洪天贵福便跟着这些人的后面一起乞讨,辗转数月后,一个不小心误投了敌营。更不巧的是,敌营中有个人曾经跟小天王的叔叔洪仁政放过牛,一下就把洪天贵福给认出来了,结果小天王被送到了席宝田那里。席宝田见后大喜,预备送到北京去请功。

太平余波,纷纷扰扰(2)

后来有人跟席宝田说:&ldo;大人先别急着去请功,搞不好功劳没搞到,反招来麻烦!曾国藩大帅先前已经上奏朝廷,说洪氏无遗类,大人如今说自己捉得洪天贵福,曾大人岂不是很没面子?还不如偷偷把这个小孩放了。&rdo;

席宝田听后默然不语,但也不敢私自放了,最后把洪天贵福送到江西巡抚沈葆桢军中,沈葆桢便在南昌将洪天贵福处死了。虽然洪天贵福比洪仁玕被俘要晚,但比洪仁玕还要早五天处死。

李世贤和洪天贵福走散后,和手下六十骑冲出重围,最后投奔到汪海洋军中,并乞求汪海洋发兵去迎接幼天王。汪海洋派兵去找了,大概就是洪天贵福下山时看到的小股太平军,可惜机缘不巧,最后洪天贵福还是没能赶上。后来李世贤又劝汪海洋进军湖南北上,两人意见不合,李世贤想拉出人马,另立山头,结果在1865年8月被汪海洋派心腹给刺死。也有说李世贤在汪海洋战败后隐匿民间,剃去长发,隐居终身。

康王汪海洋最初是石达开的部下,石达开出走路过安庆时,汪海洋便率军一直跟随左右。后来石达开进入广西、云贵,山路险阻,看不到希望,大家多有抱怨。石达开见军心已乱,便在营前立下红白二旗,说:&ldo;大家跟随我这几年,万里跋涉,路途辛苦,但只要我们到了四川,大家就有好日子过了。如果大家愿意跟我进军四川的,站到红旗下;想回江南的,就立到白旗下。&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