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和机枪连的两个机枪排共配备24挺g34通用机枪,但他们在远处构筑机枪阵地时,只动用其中六挺对城墙上的守军进行压制射击,步兵部队则始终按兵不动。
与此同时,机枪连的六门80毫米迫击炮对敌军阵地展开猛烈轰击。城头上仅有的一门克虏伯1903型75野战炮,本可凭借城墙高度和防护优势对迫击炮构成严重威胁。
然而,己方炮手技术老练,严格按照炮兵手册操作——一轮急速射后立即转移阵地,让敌军根本无法锁定目标。
眼见炮火压制越来越强,亲自在城头督战的158团团长被迫下令步兵冲锋,试图摧毁迫击炮阵地。
可士兵们刚跃出战壕,此前隐蔽的g34机枪突然开火,密集的弹雨瞬间将冲锋的敌军成片扫倒。
少数逃回战壕的士兵也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对着城头大声喊道:“开门,老子要进城。”
“临阵脱逃者,一律军法从事。”158团的团长可是个狠人,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放他们进城,万一敌人在开门的时候跟着冲进来的怎么办?
只是他不开门,这个时候他也快守不住了,这边枪声一响,在周边不远处的侦察兵陆续赶来。
城头上的机枪火力在他们精准的射击能力下,一个又一个的熄火。
城墙上的士兵本以为有垛口的遮掩,会比较安全。
事实却恰恰恰相反,敌人没死多少,己方却伤亡惨重。军心士气受到了极大的动摇,于是很快就开始出现了逃兵。
只是被他们的团长果断镇压了,但是这位团长也知道,再这样下去城门失守只是时间的问题。于是,他向士兵们宣称,还有半个小时就会有援军赶到。
暗地里,他让传令兵去旅部报信,他己经做好了跑路的准备,而城头上的这些士兵,就是他预定好的替死鬼。
本来,按照德军的战术,在火力上压制敌方之后,步兵就应该勇敢的发起冲锋,把敌人碾成渣渣。
但是周辰更加在乎士兵们的生命,能用火力解决的就尽量避免近战。
而且,他隐隐有一个猜测,越是早期召唤出来的官兵,他们的战术素养和文化水平应该是更高的。毕竟德军单兵素质最强的时候,恰恰是他们大规模扩军之前的十万陆军时代。
他在翻看编制表的时候发现,二连和三连的官兵们,在编制表的信息批注上要略逊于一连。
这在各国的军队中是一种常态,虽然排名不能完全代表战斗力的强弱,但通常番号排名靠前的部队战斗力会更强一些。
系统在这些细节上如此的较真,那难保不会出现后续召唤的部队战斗力开始下降的情况。
因此在他眼里,眼下这些士兵都是军官种子,而李帅、杨文、林福生这些年轻军官都有成为一代名将的潜力。
正是因为他的叮嘱,二连长到现在都还没有发起总攻,而是以机枪火炮持续不断的火力压制,同时分出大部分的步枪手前往另外三门,就等主力部队抵达。
而马上,他就不用再等了,大部队及时抵达战场,总攻的时刻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