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
【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
【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眼中之人吾老矣!】
【身体衰老,疾病缠身。】
【杜甫决定就在这草堂中度过残生,虽然清贫,但也有种归隐之乐。】
【与鸥鸭为友,与渔农为伴。】
【教孩子读书,给村里的小儿们讲诗,更觉惬意。】
【吾老矣,尽此乐罢。】
【但是,仅仅只过了三个多月。】
【广德三年西月,严武因病去世。】
【成都再次乱了起来。】
【悠闲的生活就此破灭,而这美好的生活,仅仅只持续了三个多月。】
【五月,杜甫携家离开成都,乘舟东下。】
【又一次开始了他的漂泊之旅。】
写到这里,韩复来稍作休息。
杜甫这个时间段的诗词真是太多了,具体要把哪些写出来,这就很难挑选了。
是要写“两个黄鹂鸣翠柳”这样上辈子课本上的,还是和他此时经历所完全对应的,这就是歌问题。
因为杜甫在写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时候,也写了忧国忧民的诗,也写了讽刺官场陋习的诗。
一本小说,中间穿插进几首好诗,那是点睛之笔。
如果大量的写诗,那就可能会让人反感了。
这一段情节,韩复来最终只写出了《短歌行赠王郎司首》这一首。
因为这一首读起来很有感觉,并且,这首诗还暗藏着和严武关系态度的转变。
后面的情节,韩复来还得再琢磨琢磨,先休息休息再说吧。
网友们对杜甫的辞官的决定,讨论声音很大。
“老杜啥情况啊?为什么干了半年就辞职了?这不是和李白一样吗?”
“不一样的,李白和杜甫还是有区别的。李白那纯粹是个顽主,杜甫应该是能当个好官的。”
“那为什么干了半年就辞职,好不容易有个官做了,这个官应该还不小吧?”
“你没看到吗,上面原因都写出来了啊。身体原因,薪水问题,还有同僚问题。老杜身体己经不允许他继续工作了啊!”
“其实吧,我感觉主要还是严武的原因!”
“楼上的瞎吉儿说呢,和严武有啥关系?”
“关系大了去了官场和我们现在的职场其实也是共通的,严武很尊敬老杜,很崇拜老杜。严武作为成都的一把手,别人谁敢对老杜有意见,同僚不应该巴结老杜吗?你看看老杜诗里写的: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这明显是把老杜当成笑话,逗着玩呢啊!”
“哪里就逗着玩了?”
“楼上的意思是,严武对老杜己经不好了,所以那些老杜的同僚才会随便笑话他?”
“回答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