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洛的视线,仿佛穿透了马车的车厢,越过了喧嚣的尘世,望向了遥远的未来。
在她的视野里,一幕幕景象如画卷般展开。
她看到了崔令仪回到京城后,这个聪慧坚韧的少女,并没有忘记那些一同走出春风楼的姐妹。
少女为她们一一安顿。
春雪和梅姐姐的琴坊,在繁华的京城一角悄然开张。
起初,只是引来一些好奇的路人。
但很快,那清越绝尘的琴音,便传遍了街巷。
“听说了吗?城南新开的闻音阁,弹琴的女子,技艺堪比宫中乐师!”
“何止!我听说,那里的琴师,只弹琴,风雅得很!”
渐渐地,来听琴的,不再是寻常百姓。
京中的贵女们,也开始悄悄地派丫鬟前来打探。
再后来,能去闻音阁听一曲,已经成了京城贵女圈子里一种时髦的象征。
拥有一间闻音阁的专属琴房,更是身份与品味的体现。
而崔令仪自己,则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她一路科考,乡试、会试、殿试……
最后一路高歌猛进,连中六元!
当女状元三个字传遍大梁时,整个京城都为之沸腾。
崔玲也彻底扬眉吐气。
她走在街上,享受着无数人崇拜和羡慕的目光,一辈子都活在了风光里。
那些王家人更是换上了一副谄媚的嘴脸,纷纷以家中出了位女状元为荣。
然而,崔令仪并没有被这泼天的富贵迷了眼。
她为官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挥起利剑,斩向盘踞在各地的地头蛇。
整顿吏治,开仓放粮,兴修水利……
她将当初在策论里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化作了福泽百姓的实际行动。
画面流转,最终定格在崔令仪身着绯色官袍,站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的身影上。
那身影,与虞洛记忆中那个在春风楼里隐忍求生的少女,渐渐重合。
虞洛收回目光,看向身后。
那个属于崔令仪的,依旧有些茫然的魂体,正呆呆地看着她。
虞洛的眼神,逐渐变得温和。
仿佛受到了某种感召,崔令仪那浑噩的目光,瞬间变得清明。
她看清了眼前这个散发着柔和金光的魂体,下一秒,没有任何犹豫,扑通一声,直直地跪倒在地。
她的额头,重重地磕在虚空之中。
“令仪,多谢神明救命之恩!”
“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敢问神明尊号?”
她的声音里,带着发自灵魂深处的虔诚。
虞洛没有说话。
她只是温和地看着她。
片刻后,她的金色魂体开始变得透明,化作点点金光,缓缓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