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春日的阳光温暖地洒在每个人身上。这一刻,时光仿佛静止,将这温馨的画面永远定格。
沈老太太原本想挑个好日子让孙女拜师,还打算通知大儿子一家。屋内沉香缭绕,窗外春光正好,老人家坐在太师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椅子扶手,眉宇间透着几分犹豫。
“老姐姐何必这般拘礼。”陆婆婆笑着摇头,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芷柔这丫头,我和小坚早在她五岁时就认识了。如今再相遇,这缘分可不浅,何必讲究这些虚礼。”
沈老太太轻叹一声,目光落在墙上斑驳的水渍上:“只是这拜师大事”
“既是缘法,何须择日。”陆婆婆打断她的话,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
沈老太太见状也不再坚持,立刻在正厅摆上香台。沉香袅袅升起,在阳光下化作淡淡的烟雾。她看着忙碌的下人们,心中五味杂陈。
让孙女拜师,一来是不愿占两位老人便宜。这段日子,古家两位老人对芷柔关爱有加,教导颇多,若不正式拜师,总觉得心神不安。二来,这丫头虽喜欢医术,却是个半吊子,每每说起什么药方,她都提心吊胆,生怕出了差错。三来,她能痊愈全靠古师傅的医术,这份恩情不能不报。四来,这段日子相处下来,两位老人是真心喜欢这丫头的。
香案前,芷柔跪在蒲团上,双手微微发颤。她偷偷抬眼,只见陆谨端坐在太师椅上,面容严肃,手指却在衣襟上不停地摩挲,显然也不似表面那般平静。
陆谨强自镇定,目光落在眼前的小姑娘身上。少女青丝如瀑,眉目清秀,跪姿端正,一派乖巧模样。他喉头微动,心中翻涌不已。从小体弱多病,未及弱冠便绝了子嗣,一生形单影只。如今年迈之际,老天竟送来这么个聪慧的徒弟。
陆婆婆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不禁红了眼眶。她轻轻擦去眼角的泪,想起弟弟这些年的遭遇。她虽有子嗣不能相认,但好歹心中有个慰藉,可弟弟却是真真切切的孤独一人。
“我向恩师行礼。”芷柔恭敬地磕了三个头,声音清脆悦耳。
“起来吧。”陆谨声音有些沙哑。
芷柔端起茶盏,双手奉上:“师父请喝茶。”
陆谨接过茶盏,一饮而尽。他从怀中取出一块精致的长命锁,锁面上刻着栩栩如生的桃花图案:“这是师尊给你的见面礼物,你且好生收着。”
陆婆婆看着那长命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这是他们祖传的信物,她将这份心得给了长子,如今弟弟的这份,总算也有了归处。
“多谢师父!”芷柔双手接过,眼中闪着欢喜的光芒。
这一声亲切的称呼让陆谨心头一颤,他站起身,声音有些干涩:“我去后院看看药材。”说完便匆匆离开了堂屋。
陆婆婆望着弟弟的背影,心中酸楚。弟弟受的伤太深,除了她,从不轻易对人敞开心扉。如今好不容易有了牵挂,却又不知该如何自处。
“真没想到,出门一趟,意外收获了一位师傅。”芷柔把玩着长命锁,笑意盈盈,“这锁真好看。”
“好好收着,这是你师父的心意。”沈老太太看着孙女欢喜的模样,眼中满是慈爱。
芷柔将长命锁小心收好,便兴冲冲地钻进了厨房。她要亲自下厨,好好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