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医香囊里的文化传承》
第一章:课堂初遇: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每到学期伊始,总有一门选修课备受瞩目,那就是“苗医文化概论”课。这门课的授课老师,是苗医非遗传承人吴奶奶。
吴奶奶虽已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对苗医文化深深的热爱与执着。她总是身着一身带有苗族传统元素的衣裳,衣角的苗绣精致细腻,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这一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里,学生们怀着好奇与期待的心情等待着课程开始。吴奶奶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讲台,将一个古朴的篮子放在桌上,笑着对大家说:“孩子们,今天咱们来学学制作驱蚊香囊呀,这小小的香囊,可有大大的学问呢。”
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大家都好奇地看着那个篮子,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草药,散发着淡淡的草木香气。吴奶奶开始讲解起草药配伍的知识,她拿起一株艾草,轻轻捻着说:“这艾草啊,性温,有祛湿散寒、驱蚊止痒的功效,是咱做香囊必不可少的一味草药呢。再看这薄荷,清凉醒脑,味道清新,和艾草搭配在一起,驱蚊效果那是相当好。”
学生们一个个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还认真地做着笔记,生怕错过了哪个重要的细节。吴奶奶一边讲解,一边将不同的草药按比例搭配好,放在一旁备用。
接着,吴奶奶又从另一个袋子里拿出了几块绣着精美图案的布片,展示给大家看,说道:“孩子们,这就是苗绣工艺啦,咱苗医可不单单是治病救人,这苗绣用在香囊的外饰上,那就是生活里的美学呀。”只见那布片上,绣着灵动的蝴蝶、娇艳的花朵,针法细腻,色彩鲜艳却又不失古朴,仿佛把苗族的山水、传说都融入了其中。
同学们看着那些苗绣,不禁发出阵阵惊叹声,之前他们大多只知道苗医是传统医学的一部分,没想到还有这般充满艺术感的一面。
第二章:动手实践
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就到了大家最期待的动手实践环节了。吴奶奶将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分发给每一位同学,有配好的草药、裁剪好的布片、针线等。
同学们一开始还有些手忙脚乱,毕竟很多人平日里都没怎么拿过针线。但吴奶奶十分耐心,在教室里穿梭着,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穿针引线,如何缝合香囊的边缘。
有个叫林悦的女生,性格有些内向,看着针线犯了愁。吴奶奶走到她身边,和蔼地说:“丫头,别着急,来,像奶奶这样,先把线穿过针眼,再打个小结。”在吴奶奶的指导下,林悦慢慢地掌握了技巧,开始认真地缝起香囊来。
而另一边,几个男生也不甘示弱,虽然他们的针法略显笨拙,但那份认真劲却一点也不含糊。其中一个叫陈宇的男生,一边缝着一边和同桌打趣道:“咱这缝的不是香囊,是艺术品呀,可得仔细着点儿。”
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还有针线穿过布料的沙沙声。大家在缝香囊的过程中,也越发感受到了苗绣工艺的不易,那每一针每一线里,都凝聚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香囊渐渐有了雏形。有的同学缝得快些,已经开始往里面装草药了,那混合着艾草、薄荷等草药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让整个教室都沉浸在一种别样的氛围中。
吴奶奶看着同学们认真制作的模样,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仿佛看到了苗医文化在这些年轻的心灵中种下了种子,正在慢慢发芽。
第三章:文化感悟
在大家都完成了香囊制作后,吴奶奶让同学们拿着自己的作品,互相分享一下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林悦第一个站起来,有些羞涩地说:“我以前觉得苗医就是一些古老的医术,很神秘。但今天通过做这个香囊,我才知道原来苗医里还有这么多讲究,这草药配伍就像一门科学,而这苗绣又让它变得那么美,真的太神奇了。”
陈宇也接着说道:“是啊,我刚才缝这香囊的时候,就想着这一针一线得多用心呀,感觉这小小的香囊承载了苗族好多的文化呢,我以后可得好好跟身边的人讲讲苗医文化。”
其他同学也纷纷点头赞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教室里的氛围格外热烈。
吴奶奶听着同学们的话,笑着说:“孩子们,你们说得对呀。苗医那可是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的瑰宝,它从古老的岁月里传承下来,不光是能治病,还融入了咱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香囊就是个例子,它带着草药的功效,又有着苗绣的美,是咱生活里实实在在的东西呀。”
同学们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一刻,他们仿佛真正走进了苗医文化的世界,不再只是把它当作一门选修课的内容,而是一种值得用心去传承、去弘扬的珍贵文化。
而这门“苗医文化概论”课,也因为这样生动有趣又充满文化内涵的教学方式,连续三年成为了学校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每一届的学生都会在课上收获不一样的感悟,把苗医文化的点滴带出课堂,传播到校园的各个角落。
第四章:校园传播
随着上过这门课的学生越来越多,苗医文化在清华大学校园里也开始悄然传播开来。
在学校的社团活动中,有学生自发组织了苗医文化分享会,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像苗医的历史、常见的草药功效以及苗绣工艺等,讲给更多没上过课的同学听。分享会上,大家拿着自己制作的香囊作为展示品,那些精美的香囊吸引了不少同学的目光,也让更多人对苗医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还有的同学在校园的文化展览中,专门开辟了一个苗医文化专区,展示着吴奶奶上课时带来的一些苗医器具的图片,以及同学们制作香囊的过程记录。过往的师生们都会驻足观看,感叹着苗医文化的独特魅力。
甚至在校园的手工课上,也有老师借鉴吴奶奶的教学方法,教大家制作一些带有苗医元素的小物件,比如用草药填充的抱枕、绣着苗绣图案的手帕等,让苗医文化以更多样的形式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而吴奶奶得知这些情况后,更是感到无比欣慰,她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年轻的孩子们正在用他们的方式,让苗医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