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洋洋洒洒,篇幅极长。
“…老实说,点开这本书前,我是抱着试毒的心态去的,毕竟‘酒后少女的梦’这个笔名,配上盗墓题材,怎么看都像是一场行为艺术…”
“但从第一章开始,我就知道自己错了,这文笔,老练得不像新人,叙事节奏、氛围营造堪称一绝。特别是‘人点烛,鬼吹灯’的设定,构建了一个完整又充满神秘感的盗墓世界观…”
“它不同于市面上任何一种主流类型,悬疑、惊悚、冒险、民俗传说,糅合得恰到好处,开创性十足…”
“缺点也不是没有。最大的缺点,就是那个让人每次看到都想打妖妖灵的笔名,作者是认真的吗?这反差感,就像穿着西装打领带去刨地瓜,离谱。”
帖子最后,沈墨总结:“强烈推荐书荒的书友去试试,这绝对是一部能让你找回当年追更激情的作品,当然,前提是你能忍受那个笔名。”
杨琳一口气读完,只觉得脸上热辣辣的,胸口一阵起伏,想笑又想喊。
沈墨大佬,您这推荐…真够劲!
帖子的评论区,几乎在瞬间就炸开了锅。
“卧槽?千秋大佬诈尸了?还亲自下场推书?”
“《鬼吹灯》?这名字听着像三流地摊文学啊…笔名还让人想报警?什么鬼?”
“盗墓题材?这玩意儿能写出深度?千秋大佬别是老眼昏花,被猎奇玩意儿给骗了吧?”
“楼上别酸,千秋大佬的眼光你质疑。
“己阅,刚看完更新。妈呀,吓得老子烟都掉了,这书有毒。”
“排雷归来,确实牛逼,就是那个笔名…千秋大佬诚不欺我,辣眼睛。”
评论区迅速分裂成两派。
一派被成功安利,高呼找到了书荒救星。
另一派则持怀疑态度,认为盗墓题材终究小众,难登大雅之堂,质疑沈墨是不是恰饭了。
面对质疑,沈墨这位大佬也来了脾气,亲自下场,在评论区舌战群儒。
“小众?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想象力的边界,《鬼吹灯》构建的世界观、独特的行话规矩、对人性的挖掘,哪里肤浅了?”
“说猎奇的,麻烦仔细看看文字功底和叙事节奏,这叫猎奇?这叫开山立派。”
“至于笔名…咳,这个确实无解,大家自动忽略就好。”
这场由沈墨亲自点燃战火的论战,首接引爆了墨香阁。
无数被勾起好奇心的资深读者,抱着“我倒要看看是什么玩意儿让千秋大佬如此失态。
杨琳正盯着《鬼吹灯》的后台页面,屏幕上的数字像疯了一样跳动。
收藏,推荐票,点击率,前所未有的暴涨。
活了,数据终于活过来了。
她抓起手机,冲向主编办公室。
“老大,爆了。”杨琳几乎是撞开门的,声音带着跑动后的喘息。
刘岩正审着另一份稿子,被她吓了一跳,抬起头,眉头微蹙。
“什么爆了?杨琳,稳重点。”
“《鬼吹灯》数据爆了,您看。”杨琳把手机屏幕怼到刘岩面前,点开后台数据页面。
“收藏涨了快三千了,还在涨,点击率翻了三倍,全是刚刚涌进来的。”
刘岩接过手机,目光落在屏幕上那陡峭上扬的数据曲线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往下翻了翻评论区,果然看到了大量带着“墨香阁观光团”、“千秋大佬推荐”、“前来试毒”等字样的新评论。
“是墨染千秋引流过来的?”刘岩很快明白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