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权,你来说。”
少爷清了清嗓子,猛地站起身,小胸膛挺得高高的。
他早就等着这一刻了。
“读书,可获文位,可定国安邦,可驱逐妖邪,可匡世济民!”
一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虽然稚嫩的童音让这番豪言壮语显得有些滑稽,但那股子气势,确实镇住了在场的所有孩童。
说完,少爷得意地瞥了卢璘一眼,下巴高高扬起,眼神里满是眩耀。
看吧。
本少爷还是有点东西的,和那些只知道读书吃饭娶小妾的不一样。
向卢璘眩耀完,少爷又昂着头看向夫子。
本以为会得到夫子的嘉奖。
然而,夫子听完,脸上却第一次露出了明显的失望之色。
“好高骛远,鹦鹉学舌。”夫子的声音陡然转冷,一眼就看穿了少爷的虚实。
“此话,你在何处看来?”
少爷脸上的得意瞬间僵住,气势也弱了下去,小声嘟囔。
“在在我爹的书房里看到的。”
夫子冷哼一声,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堂下每一个孩童。
“主家让学,是为了有饭吃。”
“当官纳妾,是为了满足私欲。”
“明理懂事,不过是为人之本分。”
“至于定国安邦,匡世济民”
夫子摇了摇头,苍老的脸上,满是失望。
“于尔等而言,都不过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少爷一边听夫子念经,一边求助似的看向卢璘。
怎么办?
大哥,靠你了。
卢璘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夫子的目光,却在这时,缓缓地从少爷身上移开,落在了卢璘身上。
“你来说。”
卢璘平静地站了起来。
但没有立刻开口,脑袋里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为何读书?
这个问题,是前世华夏几千年来,无数读书人,用一生去追寻,去解答的灵魂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