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年纪还小,机会多的是。”
卢璘的脸上没什么表情,甚至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还没考呢,就唱衰我考不上是吧!
大伯见卢璘没有反应,尬笑了两声,又慢悠悠地走了回去。
卢璘见大伯如此悠闲,暗自摇头。
大伯早已是童生。
县试与府试,都已通过,不用排队下场,只等着最后一场院试,去府城一决高下。
可不在家好好准备院试,来这里凑什么热闹?
时间一点点流逝,队伍也在缓慢地向前挪动着。
接近半个多时辰过去,终于轮到了卢璘。
负责检查的小吏一脸的公事公办,先是示意卢璘把东西都放下。
紧接着眼睛在卢璘身上仔仔细细地扫了几个来回。
从卢璘脸上察觉不出任何异常后,才开始小心仔细地翻检着卢璘的篮子。
卤味闻了又闻,各种糕点果脯用针插进去。
又抖了抖他的被褥,确认没有任何夹带。
接近一炷香的时间,检查完卢璘随身携带的物品后。
这才拿起桌上的名册,与卢璘的身份文书仔细比对。
“祖父,父,名讳。”小吏头也不抬地问道。
“祖父卢川,父卢厚。”卢璘平静回答。
小吏核对无误,这才抬头瞥了卢璘一眼,看到他文书上柳家书童的身份,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这才挥了挥手,示意放行。
待卢璘走远,那小吏才转头对身旁的同僚,压低了声音,半开玩笑地说道。
“柳家真是家大业大,连个半大的书童都要送来考场凑热闹。”
“就是不知道,他们家那位正牌少爷,怎么不见人影。”
同僚闻言摇头,脸上露出鄙夷的神色:
“你还不知道?听说柳家那少爷,不通文墨,是个天生的蠢材。”
“脑袋跟榆木疙瘩似的,斗大的字不识一筐,送来也是丢人现眼。”
卢璘刚放行不久,人群又一阵骚动,一条信道被衙役们强行清开。
清河县知县大人,在一众官吏的簇拥下,踱步走上了考院前的石阶。
县太爷清了清嗓子,脸上露出笑容:
“诸位皆是我清河县的栋梁之才。”
“朝廷求贤若渴,圣上恩泽浩荡。”
“望尔等今日,奋笔疾书,不负所学,为我清河县,为大夏文道更上一层楼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