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蛮死伤惨重,士气大跌,朝后方溃退三百里。
此刻,你面临两个选择。
其一,继续困守孤城,救死扶伤,收拢残兵,等待朝廷的援军。
其二,统帅剩馀部队,主动出击,趁其军心动摇之际,衔尾追杀,一举踏碎妖蛮主力。
题目一出,整个考场陷入了一片死寂,比第一场时还要安静。
不少考生看着半空中的字,眉头拧成了疙瘩,脸上满是困惑与凝重。
这哪里还是在考战诗词。
这分明是在考兵法韬略,在考临阵决断。
卢璘看着题目,同样陷入了沉思。
考官的用意是什么?
选择坚守,是最稳妥的办法。
己方兵力已是强弩之末,守住战果,等待援军,无疑是损失最小,也最符合常理的选择。
选择反击,则是一场豪赌。
赢了,便是泼天大功,一战定乾坤。
输了,便是全军复没,万劫不复。
两种选择,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
一种求稳,一种求险。
一种是守成,一种是开拓。
这道题,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卢璘的目光微微闪铄,一时也拿不准主意。
与此同时,至公堂内。
十几名阅卷官刚刚用完午膳,正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第二场的考题。
考题是礼部直发,他们也是和考生们同一时间才知道具体考题。
一位留着山羊胡的阅卷官放下茶杯,摇头感叹。
“这第二场的考题,可比往届要难上不少啊。”
“往年府试,多是考些行军、斥候、或是鼓舞士气的战诗词,何曾有过这等直接涉及战局决择的题目。”
身旁一位面容清瘦的阅卷官闻言,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开口。
“你还不知道吧?”
“这次府试的题目,是礼部与兵部联合出题,一同拟定的。”
“据说是以前段时间,妖族围攻镇北城的那一战的场景仿真。”
此言一出,在场的几位阅卷官脸色都微微一变。
镇北城之战,他们有所耳闻,惨烈无比。
立刻有反应快的阅卷官,眼中闪过一丝明悟。